本田的i-VTEC技術
很好奇,從六代Accord起,加入i-VTEC後,對引擎的助益似乎有限,以一顆2.0 DOHC的引擎來看,150匹的馬力只是水準,並沒有大幅超越同級車,19kgm的扭力,也是普通,甚至還比一些像Metrostar和Teana 2.0這幾具引擎輸出還低,那加入i-VTEC技術後又有何好處呢?為何不把馬力,扭力調校的像日規的VTEC,2.0動輒上看180馬力?(我記得6年前的本田S2000那顆引擎,2.0的輸出就達到240匹,比Impreza的Turbo還猛),若調校成那樣,不知油耗大約會下降到多少?
😇
不知我有沒有記錯
好像是7代Accord才有i-VTEC? 6代好像只有VTEC
因為改成i-VTEC才讓7代Accord 0~100能跑道10.xx
印象中6代好像只能12.xx還是11.xx
因為i-VTEC是增加低速扭力的 VTEC只有4xxx轉開起才有用到 因此低速扭力讓人詬病(高轉引擎的通病)
K20是很猛的引擎 上到s2000的好像250? 下到Accord的150 😞 因該是市場區隔吧 (Civic 2.0 最好還有155匹)
只是絕得為何只把Accord設定再150匹
看看CRV 2代和Accord相同引擎 K20 DOHC 150匹 3代換成R20 SOHC 還是150匹😌
妳就知道這是本田是策略 SOHC都可以做到和其他車廠DOHC相同150匹 為何DOHC也故意做到150匹???
再看看市售車8代 Civic TYPE-R 220匹 也是相同引擎啊...........
歐規TYPE系列也有200匹左右 美規SI也有197匹 馬都相同引擎...
因該只是調教問題 能的話就自己把引擎潛力發揮出來吧😊
不知我有沒有記錯
好像是7代Accord才有i-VTEC? 6代好像只有VTEC
因為改成i-VTEC才讓7代Accord 0~100能跑道10.xx
印象中6代好像只能12.xx還是11.xx
因為i-VTEC是增加低速扭力的 VTEC只有4xxx轉開起才有用到 因此低速扭力讓人詬病(高轉引擎的通病)
K20是很猛的引擎 上到s2000的好像250? 下到Accord的150 😞 因該是市場區隔吧 (Civic 2.0 最好還有155匹)
只是絕得為何只把Accord設定再150匹
看看CRV 2代和Accord相同引擎 K20 DOHC 150匹 3代換成R20 SOHC 還是150匹😌
妳就知道這是本田是策略 SOHC都可以做到和其他車廠DOHC相同150匹 為何DOHC也故意做到150匹???
再看看市售車8代 Civic TYPE-R 220匹 也是相同引擎啊...........
歐規TYPE系列也有200匹左右 美規SI也有197匹 馬都相同引擎...
因該只是調教問題 能的話就自己把引擎潛力發揮出來吧😊
| |||
😇 不知我有沒有記錯 好像是7代Accord才有i-VTEC? 6代好像只有VTEC 因為改成i-VTEC才讓7代Accord 0~100能跑道10.xx 印象中6代好像只能12.xx還是11.xx 因為i-VTEC是增加低速扭力的 VTEC只有4xxx轉開起才有用到 因此低速扭力讓人詬病(高轉引擎的通病) K20是很猛的引擎 上到s2000的好像250? 下到Accord的150 😞 因該是市場區隔吧 (Civic 2.0 最好還有155匹) 只是絕得為何只把Accord設定再150匹 看看CRV 2代和Accord相同引擎 K20 DOHC 150匹 3代換成R20 SOHC 還是150匹😌 妳就知道這是本田是策略 SOHC都可以做到和其他車廠DOHC相同150匹 為何DOHC也故意做到150匹??? 再看看市售車8代 Civic TYPE-R 220匹 也是相同引擎啊........... 歐規TYPE系列也有200匹左右 美規SI也有197匹 馬都相同引擎... 因該只是調教問題 能的話就自己把引擎潛力發揮出來吧😊 | |||
我挑個錯誤喔
S2000的引擎是F20C
而不是K系列的喔
我覺得這純粹是車款定位的關係
既然Accord設定為家庭房車
若把它榨到TYPE-R的220匹
對於一般購買民眾來說似乎用不太到吧...
所以馬力扭力並不是愈大就愈好
要看它使用的族群為何
至於i-VTEC的技術就是使得引擎輸出曲線較為線性順暢
並增加低轉速的扭力輸出
其實本田不久前已經發表新一代的VTEC系統
名為A-VTEC(Advanced VTEC)
和i-VTEC的差別在於
它的可變汽門正時和揚程都是連續性的
而傳統非階段性
對於引擎輸出的線性有很大幫助
一些後來出的車款應該有機會用到這套新技術囉
| ||||||||||||
我挑個錯誤喔 S2000的引擎是F20C 而不是K系列的喔 我覺得這純粹是車款定位的關係 既然Accord設定為家庭房車 若把它榨到TYPE-R的220匹 對於一般購買民眾來說似乎用不太到吧... 所以馬力扭力並不是愈大就愈好 要看它使用的族群為何 至於i-VTEC的技術就是使得引擎輸出曲線較為線性順暢 並增加低轉速的扭力輸出 其實本田不久前已經發表新一代的VTEC系統 名為A-VTEC(Advanced VTEC) 和i-VTEC的差別在於 它的可變汽門正時和揚程都是連續性的 而傳統非階段性 對於引擎輸出的線性有很大幫助 一些後來出的車款應該有機會用到這套新技術囉 | ||||||||||||
呵呵
我真的打錯了😩
希望我的下一台車可以體會到A-VTEC😀
嗯~所以還是調校的問題吧?我比較好奇的,是既然加了i-VTEC後輸出沒有增加,那對油耗表現是否有幫助呢?就我所知i-VTEC技術好像著重低轉速域的扭力曲線,這樣來說油耗應該有所改善才對?
| |||
很好奇,從六代Accord起,加入i-VTEC後,對引擎的助益似乎有限,以一顆2.0 DOHC的引擎來看,150匹的馬力只是水準,並沒有大幅超越同級車,19kgm的扭力,也是普通,甚至還比一些像Metrostar和Teana 2.0這幾具引擎輸出還低,那加入i-VTEC技術後又有何好處呢?為何不把馬力,扭力調校的像日規的VTEC,2.0動輒上看180馬力?(我記得6年前的本田S2000那顆引擎,2.0的輸出就達到240匹,比Impreza的Turbo還猛),若調校成那樣,不知油耗大約會下降到多少? | |||
"為何不把馬力,扭力調校的像日規的VTEC,2.0動輒上看180馬力?" 這問題牽涉的範圍很廣
交通法規..廢氣排放..引擎壽命..日本人民族性(好東西自己用)... 等
同樣的引擎~
用在賽車上 使用壽命:短(2場賽事~如F1 或操掛就換) 出力:逼近極限(完全以比賽為優先 無成本考量)
用在市售車上 使用壽命:長(8~10年或以上) 出力:大幅調降(需考慮到壽命.震動.噪音.油耗.廢氣...等因素)
在此以"日規B16B"&"台規D16A"為例~
B16B引擎出力為逼近1.6升NA極限的185P 相對的車主需更加注意車況 稍一不慎便會讓引擎受重傷
(如換錯機油.超過使用里程未換機油.油壓不足...等)
D16A引擎出力為125P 馬力大幅調降 允許車主犯錯的空間變大(如機油不足.未定期換油...等) 影響較輕微
不至於一個不小心就報銷一顆引擎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 |||
很好奇,從六代Accord起,加入i-VTEC後,對引擎的助益似乎有限,以一顆2.0 DOHC的引擎來看,150匹的馬力只是水準,並沒有大幅超越同級車,19kgm的扭力,也是普通,甚至還比一些像Metrostar和Teana 2.0這幾具引擎輸出還低,那加入i-VTEC技術後又有何好處呢?為何不把馬力,扭力調校的像日規的VTEC,2.0動輒上看180馬力?(我記得6年前的本田S2000那顆引擎,2.0的輸出就達到240匹,比Impreza的Turbo還猛),若調校成那樣,不知油耗大約會下降到多少? | |||
個人淺見:
1.區隔產品市場
2.有油耗、引擎耐用度上的考量
3.日本人常把較好的引擎留在自家用
舉個極端的例子:
如果今天ACCORD 2.0調校成180匹馬力,價格上漲5~10萬,油耗只有8~9KM/L
市場的接受度有待考驗,重點是日本人也不願意下放紅頭引擎裝在台本的國產車上
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前輩們指正…😊
Honda Accord 3.0 V6 VTEC
對了 聊點提外話
傳動影響也很大
這次Civic車系傳動硬是比Accord好
Civic8 1.8 輪上馬力110匹 (引擎140匹) 達到78%
Civic8 2.0 輪上馬力126匹 (引擎155匹) 達到81%
在看看Accord7 輪上馬力才110匹(引擎150匹) 達到73%...
傳動影響也很大
這次Civic車系傳動硬是比Accord好
Civic8 1.8 輪上馬力110匹 (引擎140匹) 達到78%
Civic8 2.0 輪上馬力126匹 (引擎155匹) 達到81%
在看看Accord7 輪上馬力才110匹(引擎150匹) 達到73%...
為何有了i-VTEC的加持, 馬力也沒超越同級車多少??
應該說是台灣本田為了做出符合大眾口味的車吧
現在大家喜歡省油所以馬力大太耗油反而不利市場銷售
所以在台灣來講i-VTEC等於省油並不等於性能
不然像Honda CBR1000RR來說
它並沒有什麼VTEC或i-VTEC
不過馬力卻高達170多匹
反而小CB400有vetc, 不過它的馬力才50多匹而已
應該說是台灣本田為了做出符合大眾口味的車吧
現在大家喜歡省油所以馬力大太耗油反而不利市場銷售
所以在台灣來講i-VTEC等於省油並不等於性能
不然像Honda CBR1000RR來說
它並沒有什麼VTEC或i-VTEC
不過馬力卻高達170多匹
反而小CB400有vetc, 不過它的馬力才50多匹而已
請問一下"壞壞"大大
輪上馬力的定義是什麼, 看起來civic 跟accord 馬力一樣,是不是極速跑起來也一樣快
另外有人看過civic的扭力與馬力的輸出曲線圖嗎
輪上馬力的定義是什麼, 看起來civic 跟accord 馬力一樣,是不是極速跑起來也一樣快
另外有人看過civic的扭力與馬力的輸出曲線圖嗎
| |||
請問一下"壞壞"大大 輪上馬力的定義是什麼, 看起來civic 跟accord 馬力一樣,是不是極速跑起來也一樣快 另外有人看過civic的扭力與馬力的輸出曲線圖嗎 | |||
輪上馬力就是變速箱「實際」輸出的馬力。
PO個圖給你參考一下。
那請教一下
輪上馬力跟引擎馬力是如何測出來的
謝謝
輪上馬力跟引擎馬力是如何測出來的
謝謝
| |||
那請教一下 輪上馬力跟引擎馬力是如何測出來的 謝謝 | |||
上馬力機拉的。
Honda 對於 VTEC 這個標誌用得太廣泛了,實際上的作用機轉各引擎之間差異頗大。
似乎有兩段式汽門開啟的就被叫做 VTEC,然而正宗 VTEC 應該至少要在進氣側有一般揚程與高揚程兩階段凸輪。許多名為 VTEC 的引擎實際上並沒有,包括現在本地版的 1.8 i-VTEC,2.0 i-VTEC,2.4 i-VTEC 通通沒有,所以最大馬力輸出跟他廠沒有可變揚程的引擎差不多。
連 i 的意涵也不一樣,原先指的是連續相位可變,然而在 1.8 i-VTEC 上面並不是。
似乎有兩段式汽門開啟的就被叫做 VTEC,然而正宗 VTEC 應該至少要在進氣側有一般揚程與高揚程兩階段凸輪。許多名為 VTEC 的引擎實際上並沒有,包括現在本地版的 1.8 i-VTEC,2.0 i-VTEC,2.4 i-VTEC 通通沒有,所以最大馬力輸出跟他廠沒有可變揚程的引擎差不多。
連 i 的意涵也不一樣,原先指的是連續相位可變,然而在 1.8 i-VTEC 上面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