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國產化疑慮

kuku(kuku)

2007/08/22 15:34:21

發文

#298746 IP 188.25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24

則留言

2

源把拔(mclarenmercedes)

2007/08/22 16:04:43

發文

#298754 IP 92.13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就我的經驗
是很多東西乾脆就省略不裝
這樣最節省
台灣人很可憐
買車比人貴
車又沒比人家好

癡迷(wave666)

2007/08/22 16:09:21

發文

#298759 IP 189.6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clarenmercedes (mclaren) 所寫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就我的經驗
是很多東西乾脆就省略不裝
這樣最節省
台灣人很可憐
買車比人貴
車又沒比人家好


沒錯 車子講實在的太貴了
應該來抵制一下
使各車商都降價些
不過 "難"啊
😌

TKCD(tkcdaniel)

2007/08/22 16:12:25

發文

#298762 IP 188.24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很多國產(MADE IN TAIWAN)的東西
品質是相當優異的
尤其是汽車零件
至於一台車上面佔最大比例的鈑金(鋁合金 高張力鋼板.....)
這些高成本單價的東西(成本高用的一定少,頂多是底盤重要部位)
很難出現在國產車上
既然要買國產車
就不要想那麼多
一分錢一分貨

minhua(minhua)

2007/08/22 16:23:33

發文

#298767 IP 189.5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clarenmercedes (mclaren) 所寫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就我的經驗
是很多東西乾脆就省略不裝
這樣最節省
台灣人很可憐
買車比人貴
車又沒比人家好



個人不知您的經驗是哪裡來的
不過可預見的是
你說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在政府取消自製率獎勵之後
部分國產車廠已漸漸轉型為“組裝廠”
也就是從便宜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進口零組件
台灣純做組裝
這樣的效益僅為:進口全車課的稅尚比自行組裝成本還高

同一時間
ECU的設計進化讓車廠無法再有很多彈性自行增加或減少東西
所以例如Swift, Yaris的氣囊就變為標配

所以,之後台灣國產車無論是外型、配備
一定是越來越與國際統一

至於樓主問的鈑金部分
是很有可能會的
不是國產車愛偷工減料
有時是製程水準落後的問題
而在國內車市並無明顯利基之下
生產線的更新速度或許就沒法那麼的快
有時新材料的導入就會碰到困難

但至少可以不用擔心的是強度問題
在碰撞法規強制實施之後
就算改材料,強度也必須足夠通過碰撞測試

小壯壯(batking)

2007/08/22 17:40:41

發文

#298787 IP 92.1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inhua (minhua) 所寫
回應 mclarenmercedes (mclaren) 所寫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就我的經驗
是很多東西乾脆就省略不裝
這樣最節省
台灣人很可憐
買車比人貴
車又沒比人家好



個人不知您的經驗是哪裡來的
不過可預見的是
你說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在政府取消自製率獎勵之後
部分國產車廠已漸漸轉型為“組裝廠”
也就是從便宜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進口零組件
台灣純做組裝
這樣的效益僅為:進口全車課的稅尚比自行組裝成本還高

同一時間
ECU的設計進化讓車廠無法再有很多彈性自行增加或減少東西
所以例如Swift, Yaris的氣囊就變為標配

所以,之後台灣國產車無論是外型、配備
一定是越來越與國際統一

至於樓主問的鈑金部分
是很有可能會的
不是國產車愛偷工減料
有時是製程水準落後的問題
而在國內車市並無明顯利基之下
生產線的更新速度或許就沒法那麼的快
有時新材料的導入就會碰到困難

但至少可以不用擔心的是強度問題
在碰撞法規強制實施之後
就算改材料,強度也必須足夠通過碰撞測試


國產車有碰撞測試嗎?
一部一部 改裝車 呼嘯過我身邊 香車美女 碰碰碰...啊~~「老車修修亦好開」

mutsu(mutsu)

2007/08/22 17:44:04

發文

#298788 IP 92.13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minhua兄說的是
其實許多零件都已經是用進口的了
而且基本上車輛製造有一定的規範
不是想偷就能偷
我相信一定有針對市場環境不同
做了某些「修改」
不過像是車體結構強度等等
我想跟國外的差異應不至於大到有安全與不安全的差異
至於外觀鈑件偷輕
這種說法倒是常聽到
不過別再相信板金薄不安全的說法了....
車體結構強度主要看車體骨架跟緩衝設計
跟外面披的鐵皮關係很小小小小

小壯壯(batking)

2007/08/22 17:53:04

發文

#298794 IP 92.1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utsu (mutsu) 所寫
minhua兄說的是
其實許多零件都已經是用進口的了
而且基本上車輛製造有一定的規範
不是想偷就能偷
我相信一定有針對市場環境不同
做了某些「修改」
不過像是車體結構強度等等
我想跟國外的差異應不至於大到有安全與不安全的差異
至於外觀鈑件偷輕
這種說法倒是常聽到
不過別再相信板金薄不安全的說法了....
車體結構強度主要看車體骨架跟緩衝設計
跟外面披的鐵皮關係很小小小小


不過還是希望撞給大家看一下才安心呀
不能老拿國外撞擊測試的資料呼攏大家呀😩
一部一部 改裝車 呼嘯過我身邊 香車美女 碰碰碰...啊~~「老車修修亦好開」

哇洗拍郎(ornrace)

2007/08/22 17:59:42

發文

#298796 IP 187.11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看很多人講說安全性與板金厚薄關係不大
本人也的確蠻相信的...........

只是 我很好奇的是
既然板金與安全性的關係不大
為什麼有的車 還要那麼厚的鈑金?
畢竟車重輕一點 對於省油也有幫助不是嗎?


ps:小弟不是來找碴,小弟是真的不甚了解

小壯壯(batking)

2007/08/22 18:08:39

發文

#298798 IP 92.1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rnrace (哇洗拍郎) 所寫
看很多人講說安全性與板金厚薄關係不大
本人也的確蠻相信的...........

只是 我很好奇的是
既然板金與安全性的關係不大
為什麼有的車 還要那麼厚的鈑金?
畢竟車重輕一點 對於省油也有幫助不是嗎?


ps:小弟不是來找碴,小弟是真的不甚了解


對呀對呀
我也不懂😵
歐洲人的油比較便宜嗎?
一部一部 改裝車 呼嘯過我身邊 香車美女 碰碰碰...啊~~「老車修修亦好開」

will(kyky)

2007/08/22 19:08:25

發文

#298822 IP 187.12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國產車的定義是依國產的零件比例來定,正確的比例我忘了,只記得自製率約40%就是國產車

板金的好壞應該問中鋼?

will(kyky)

2007/08/22 19:28:04

發文

#298830 IP 187.12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rnrace (哇洗拍郎) 所寫
看很多人講說安全性與板金厚薄關係不大
本人也的確蠻相信的...........

只是 我很好奇的是
既然板金與安全性的關係不大
為什麼有的車 還要那麼厚的鈑金?
畢竟車重輕一點 對於省油也有幫助不是嗎?


ps:小弟不是來找碴,小弟是真的不甚了解


你怎麼知道有比較厚?,你有切開來看嗎?

車體剛性怎麼來的?,車殼板金嗎?當然不是

車體剛性好壞主要來自車底盤(車架)

台灣應該還沒有製造車底盤的技術(設備)

clio男(tim-civic)

2007/08/22 20:07:10

發文

#298858 IP 189.22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utsu (mutsu) 所寫
minhua兄說的是
其實許多零件都已經是用進口的了
而且基本上車輛製造有一定的規範
不是想偷就能偷
我相信一定有針對市場環境不同
做了某些「修改」
不過像是車體結構強度等等
我想跟國外的差異應不至於大到有安全與不安全的差異
至於外觀鈑件偷輕
這種說法倒是常聽到
不過別再相信板金薄不安全的說法了....
車體結構強度主要看車體骨架跟緩衝設計
跟外面披的鐵皮關係很小小小小


沒錯~個人對於板金~薄厚~已經沒太多感覺~
看看全車系撞擊5顆星的雷諾~多數車外板金~為塑膠板~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行人的安全!
現在的法系車~對於行人的安全~更加重視!以結構強為保護車內人為重!
但也以彈性素材~達到車身配重及保護車外人安全為重~
以Clio V6來看~近300匹的馬力~中置引擎~結構強不強?一樣四顆星~但了解的人一定知道~
本車的前後保桿、左右葉子板、行李廂後廂、都是彈性素材~安不安全?
和外面披的鐵皮~關係真的~~~~~~~~~~~~~~~~~~~~~~~~~~~小!

rat(rat357)

2007/08/22 20:53:43

發文

#298892 IP 91.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quote=minhua (minhua)]
回應 mclarenmercedes (mclaren) 所寫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quote]


個人不知您的經驗是哪裡來的
不過可預見的是
你說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在政府取消自製率獎勵之後
部分國產車廠已漸漸轉型為“組裝廠”
也就是從便宜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進口零組件
台灣純做組裝
這樣的效益僅為:進口全車課的稅尚比自行組裝成本還高

同一時間
ECU的設計進化讓車廠無法再有很多彈性自行增加或減少東西
所以例如Swift, Yaris的氣囊就變為標配

所以,之後台灣國產車無論是外型、配備
一定是越來越與國際統一

至於樓主問的鈑金部分
是很有可能會的
不是國產車愛偷工減料
有時是製程水準落後的問題
而在國內車市並無明顯利基之下
生產線的更新速度或許就沒法那麼的快
有時新材料的導入就會碰到困難

但至少可以不用擔心的是強度問題
在碰撞法規強制實施之後
就算改材料,強度也必須足夠通過碰撞測試




台灣技術力大幅不足+1

rat(rat357)

2007/08/22 20:56:37

發文

#298896 IP 91.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im-civic (clio男) 所寫
回應 mutsu (mutsu) 所寫


沒錯~個人對於板金~薄厚~已經沒太多感覺~
看看全車系撞擊5顆星的雷諾~多數車外板金~為塑膠板~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行人的安全!
現在的法系車~對於行人的安全~更加重視!以結構強為保護車內人為重!
但也以彈性素材~達到車身配重及保護車外人安全為重~
以Clio V6來看~近300匹的馬力~中置引擎~結構強不強?一樣四顆星~但了解的人一定知道~
本車的前後保桿、左右葉子板、行李廂後廂、都是彈性素材~安不安全?
和外面披的鐵皮~關係真的~~~~~~~~~~~~~~~~~~~~~~~~~~~小!



對Clio V6的愛+1😍

朋友說找貿易商進口,200萬有找耶

只是不小心掛點台灣沒人會修,會死當......😰


超輕的車身,卻有強壯的底盤+大型車的馬力輸出.........

😍😍😍😍😍😍😍

壞小孩(blackbear598)

2007/08/22 20:57:42

發文

#298898 IP 90.16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車商當然能省則省
用能一些替代的材料組裝...他當然會採取
MAZDA 5 or CR-V 3 是我下一個目標 努力再努 力 甘八嗲!!!

尼斯(niniline1999)

2007/08/22 21:55:11

發文

#298930 IP 189.6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高張力鋼板


國產的高張力鋼板接近日本路線,日本生產的薄鋼板軔性較高鋼性較低,這與歐美相比正相反,鋼板製造的配方各鋼廠是列為最高機密,這點可能許多人不清楚,會說鋼板不就是鋼板.

鋼板市場也是競爭激烈,近年來大陸許多工程都使用台灣的鋼材,大陸也有製鋼廠為何不用,就是符合不了大工程對鋼材要求,鋼板有厚薄之分,中鋼只生產厚鋼板,6mm以上.

我們自製的高張力薄鋼板不過是近十來年的事,底板多是進口自日本,來台再加工依市場要求,日本鋼廠至今還無法做出美德鋼廠薄鋼板的鋼性.

樓上有網友提到安全性與鋼板無關,不知是那論點支持?
汽車車體完全由鋼板製造,籠型構造也是用鋼板組合點焊,鋼板的鋼性較低硬度小,支撐力自然小,翻車時ABC柱受力
必然不高,安全性自然不足,這怎會與鋼板無關.

qusi(crossbom911)

2007/08/22 22:20:10

發文

#298951 IP 91.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quote=niniline1999 (碰碰車)]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quote]
高張力鋼板


國產的高張力鋼板接近日本路線,日本生產的薄鋼板軔性較高鋼性較低,這與歐美相比正相反,鋼板製造的配方各鋼廠是列為最高機密,這點可能許多人不清楚,會說鋼板不就是鋼板.

鋼板市場也是競爭激烈,近年來大陸許多工程都使用台灣的鋼材,大陸也有製鋼廠為何不用,就是符合不了大工程對鋼材要求,鋼板有厚薄之分,中鋼只生產厚鋼板,6mm以上.

我們自製的高張力薄鋼板不過是近十來年的事,底板多是進口自日本,來台再加工依市場要求,日本鋼廠至今還無法做出美德鋼廠薄鋼板的鋼性.

樓上有網友提到安全性與鋼板無關,不知是那論點支持?
汽車車體完全由鋼板製造,籠型構造也是用鋼板組合點焊,鋼板的鋼性較低硬度小,支撐力自然小,翻車時ABC柱受力
必然不高,安全性自然不足,這怎會與鋼板無關.




因為之前國產車宣稱....引用車頭潰縮科技,可以更確保駕駛人的安全

之后好像跑出一些人將它曲解為.....有車頭潰縮就夠了~可以不需要車體剛性或氣囊

因此國產車的安全性當時才一度又不被重視(?!?!)

尼斯(niniline1999)

2007/08/22 22:36:06

發文

#298961 IP 189.6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再打個比喻,同樣的籠型結構,一個用竹子做,一個用木材做,竹子纖維長木材纖維短,竹子軔性高木材硬度大,
這就如歐美日鋼鐵廠產品.

我們常說歐洲車鋼性好,高速過彎車體不易變形扭曲,這也才能高速過彎,一變形扭曲就易造成轉向不足,那那彎得過去.

minhua(minhua)

2007/08/24 21:01:52

發文

#299986 IP 253.22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rnrace (哇洗拍郎) 所寫
看很多人講說安全性與板金厚薄關係不大
本人也的確蠻相信的...........

只是 我很好奇的是
既然板金與安全性的關係不大
為什麼有的車 還要那麼厚的鈑金?
畢竟車重輕一點 對於省油也有幫助不是嗎?


ps:小弟不是來找碴,小弟是真的不甚了解


對於鈑金厚薄對強度的影響
歡迎參考小弟的拙作
http://tw.myblog.yahoo.com/min-hua/article?mid=275&prev=276&next=128&l=f&fid=17

minhua(minhua)

2007/08/24 21:06:14

發文

#299988 IP 253.22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quote=rat357 (福特野狗)]
回應 minhua (minhua) 所寫
回應 mclarenmercedes (mclaren) 所寫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quote]


個人不知您的經驗是哪裡來的
不過可預見的是
你說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在政府取消自製率獎勵之後
部分國產車廠已漸漸轉型為“組裝廠”
也就是從便宜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進口零組件
台灣純做組裝
這樣的效益僅為:進口全車課的稅尚比自行組裝成本還高

同一時間
ECU的設計進化讓車廠無法再有很多彈性自行增加或減少東西
所以例如Swift, Yaris的氣囊就變為標配

所以,之後台灣國產車無論是外型、配備
一定是越來越與國際統一

至於樓主問的鈑金部分
是很有可能會的
不是國產車愛偷工減料
有時是製程水準落後的問題
而在國內車市並無明顯利基之下
生產線的更新速度或許就沒法那麼的快
有時新材料的導入就會碰到困難

但至少可以不用擔心的是強度問題
在碰撞法規強制實施之後
就算改材料,強度也必須足夠通過碰撞測試




台灣技術力大幅不足+1


其實也不能說台灣技術力大不足
這只能說是非戰之罪
因為
新技術新製程的導入也是需要成本的
台灣不是沒有能力做
而應該是“沒有成本效益”所以不做

對於國外年產百萬輛的車廠
新製程的導入成本攤提可能只需二年
但就算以台灣最大的TOYOTA
年產不過十萬輛
攤提瞬間就變成二十年
那....
這新技術到底是要做還是不做?
就只能等到不得不做時(例如法規規定或真的已經落伍到不行時)
才會引進新技術囉!
熱門新聞
東風本田舉行記者會宣布e:NS2開賣,並開出限時優惠價15.98萬人民幣起,同時也預告今年還會推出靈悉L以及燁S7。
Volkswagen正式發表了小改款Golf R,外觀造型上進行小針美容,駕駛座艙導入了12.9吋中控,馬力小幅提升至333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