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則留言

2

minhua(minhua)

2007/08/24 21:10:03

發文

#299990 IP 253.22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atking (小壯壯) 所寫
回應 minhua (minhua) 所寫
回應 mclarenmercedes (mclaren) 所寫
回應 kuku (kuku) 所寫
有個疑慮, 不知有沒汽車業的達人可以釋疑

進口車全部零件都是當地原廠的, 而國產車為了國產化, 很多板金零件配備都是國內再開模做的, 那國產化的車子就和原母廠的車會有多少東西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問是, 現在很多車都做輕量化, 有些板件會採用鋁合金材質, 或是有些會採用高張力鋼板, 那國產化後, 這些鋁合金材質和高張力鋼板的部份會不會被一般較便宜的方案取代???


就我的經驗
是很多東西乾脆就省略不裝
這樣最節省
台灣人很可憐
買車比人貴
車又沒比人家好



個人不知您的經驗是哪裡來的
不過可預見的是
你說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在政府取消自製率獎勵之後
部分國產車廠已漸漸轉型為“組裝廠”
也就是從便宜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進口零組件
台灣純做組裝
這樣的效益僅為:進口全車課的稅尚比自行組裝成本還高

同一時間
ECU的設計進化讓車廠無法再有很多彈性自行增加或減少東西
所以例如Swift, Yaris的氣囊就變為標配

所以,之後台灣國產車無論是外型、配備
一定是越來越與國際統一

至於樓主問的鈑金部分
是很有可能會的
不是國產車愛偷工減料
有時是製程水準落後的問題
而在國內車市並無明顯利基之下
生產線的更新速度或許就沒法那麼的快
有時新材料的導入就會碰到困難

但至少可以不用擔心的是強度問題
在碰撞法規強制實施之後
就算改材料,強度也必須足夠通過碰撞測試


國產車有碰撞測試嗎?


印象中
似乎是規定明年起市面上販售的車子都須經ARTC的撞擊測試
詳細不是很確定
可翻翻各家汽車雜誌
不過
現在已可開始慢慢看到有車開始宣稱已經通過測試了

Desmond(desmond)

2007/08/25 08:50:17

發文

#300177 IP 74.13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地產化最重要就是cost down的功能

完全相同的設計,省去運費跟關稅,就可以低減成本

如果設計團隊看到零件圖,上面會標註規格

如果設計團隊可以設計出符合條件的零件,經過試做與試組裝,向母廠提供需求

也許就會變更設計

要注意的就是,車廠會做出符合標準的"最低"規格

送測送檢過...沒什麼是不能裝的

人中呂布之鍵盤車手(bbrian0709)

2007/08/25 09:22:48

發文

#300182 IP 92.14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國產柴油FOCUS有點讓我失望

89.9萬少了24.7%的關稅才少11萬

而且偷了好幾顆氣囊😞

真是可惜了他的柴油引擎😩

因為new-lancer沒有柴油引擎😌

個人喜歡大扭力😊

Desmond(desmond)

2007/08/25 11:42:30

發文

#300209 IP 74.13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brian0709 (人中呂布) 所寫
國產柴油FOCUS有點讓我失望

89.9萬少了24.7%的關稅才少11萬

而且偷了好幾顆氣囊😞

真是可惜了他的柴油引擎😩

因為new-lancer沒有柴油引擎😌

個人喜歡大扭力😊


車子不是自己設計的
版稅要給人是一定要的

別的不用講
同樣的車在歐美的定價,就是比在台灣便宜
(不用看進口版,光看國產)
看一下美國賣的 Collora 跟台灣的 Altis
這就是現實
熱門新聞
台灣馬自達公布25年式Mazda3、CX-30以及CX-5車系調整,配備下放強化競爭力,並新增Retro Sports Edition車型。
經歷8年的生產週期後,Bugatti終於帶來了以法文「陀飛輪」為名、1,800匹綜效馬力的Chiron後繼車:Tourbil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