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其實國產汽車的製造原料成本可能只有售價的 1/3 ~ 1/2, 但是有幾項因素讓價格降不下來 : 1. 稅 -- 在稅法裏, 汽車是奢侈品, 所以有一堆的稅.... 製造成本差 4000 元, 到終端售價可能就差 1 萬元以上.... 2. 權利金 -- 所謂的國產車, 其實都是拿國外母廠的車型引進台灣生產 (Luxgen 除外), 所以每一輛車都要給權利金 (開發引擎跟底盤是很花錢的); 有時甚至母廠會指定要購買特定零件, 當然母廠不會便宜賣你..... 3. 行銷費用 -- 廣告, 營業 / 維修據點等等.... 以某品牌的國產車來說, 每輛車的廣告費平均是兩萬元 4. 模具 -- 台灣的市場太小, 根本達不到經濟規模, 所以模具的攤銷其實很貴.... 也許以後 3D 列印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但目前是不可能 可是, 一顆 1.2 的引擎跟 2.0 的引擎, 原料成本真的有差很多嗎 ? 消費者的印象是, 排氣量越低車價應該越便宜, 這其實是完全忽略了 "看不見的地方" 所做的 cost down..... 例如用較薄的隔音棉 (甚至引擎蓋, 後行李廂蓋的都偷掉了), 用等級較低的鋼鐵, 用人造皮椅, 用小一號的電瓶, 用小很多號的備胎, 保險桿內鐵也不裝..... 如果你看過 TATA Nano 的介紹, cost down 到 "輪胎要用幾顆螺絲鎖就夠" ..... 所以, 我個人認為, 要製造這麼便宜的汽車, 在台灣很難很難.... | |||
![]() | ![]() |
![]() |
| ![]() | ||||||||||
升級避震是夢想三 改短彈簧好嗎?? 網路上說法兩極😵 | ||||||||||||
![]() | ![]() |
![]() |
| ![]() | |
日前小妹無意間在討論區看到honda有贈送asimo機器人的消息😊 送車車去保養時,隨口問一句~業務就送我一隻了耶~ 在這開箱感謝大家~ ![]() asimo真的可愛,手和腳都會動耶。 ![]() 和鴨鴨合照一張 聽說送到10月底。有機會都能拿到一隻哦。🙂🙂 | |||
![]() | ![]() |
![]() |
| ![]() | |
期盼CPBL更上一層樓🙂 (不認同洪老闆的許多做法,但還是感激他們家族的奉獻) | |||
![]() | ![]() |
![]() |
| ![]() | ||||||||||||||||||||||||||||||||||||||||
他不壞 只是交了壞朋友 | ||||||||||||||||||||||||||||||||||||||||||
![]() | ![]() |
![]() |
| ![]() | |
😀😀說真的,明年度國產銷售第一名應該會輪流換人坐。 說不定不用半年和泰會被日本豐田要求,急轉直下Altis"小改款",畢竟第一名不是那麼好當。😆 別忘了,還有2014 NEW MAZDA 3競爭,肯定會拉下部分客群, 老是套用老招的銷售手法(特仕車+CARMAX),就算習慣口味的,說真的常吃也會吐。 就像小弟之前說的,不懂得察覺時勢應變策略,早晚會被時代洪流淹沒的。🙂 | |||
![]() | ![]() |
共
4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