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 F70 的第 4 代大改款 BMW 1 Series,原廠在 2024 年 6 月推出、臺灣市場則在 11 月上市。而除了我們先前在國內試過的 183 萬 120 M Sport 車型,售價 268 萬的 M135 xDrive 歐規車型,其實筆者也在 9 月時就搶先飛到 BMW 原廠所在地慕尼黑試駕,當時就對 M135 在慕尼黑鄉村、森林間蜿蜒上下的山路,帶來的絕佳鋼砲樂趣,感到印象深刻。
如今時隔約半年,在總代理汎德的邀請之下,筆者有著再度感受 M135 的機會,這次總代理汎德更特別規畫到臺南左鎮試駕。筆者也相當好奇,回到國內的道路後,M135 是否能帶給我同樣於海外德國試駕時的難忘樂趣。
由於此代 1 Sereis 筆者已在國內、海外試駕過多次,筆者此篇就不會花太多篇幅在針對內外細節贅述,僅會就 120、M135 的差異,還有 M135 對比競爭對手產品的獨到特點為和,和讀者進行說明。以 268 萬的 M135 xDrive 車型而言,其最主要的對手就是同為 268 萬的 Mercedes-AMG A 35 4Matic 進化版,至於 Audi S3 Sportback 目前在小改款後暫無引進國內、未來是否引進得端看台灣奧迪產品策略。
回到 M135 xDrive 本身的外觀來看,其主要搭載專屬的黑色 M 橫柵式水箱護罩,而光型變化智慧 LED 頭燈標配也是此代 1 Series 的誠意之處,而且 M135 更直接標配燻黑頭燈處理,搭配水箱護罩更能夠呈現出極具肌理的引擎折線設計、側方來看也能彰顯源自 E28 5 Series 的經典鯊魚頭,都展現其視覺張力。
前氣壩部分,M135 也直接援引即將上市的大改款 M5 設計,其為全黑色高光澤塗裝,並且藉由中央垂直縱向的直柵,塑造相當乖張的氣焰,前保桿兩側則搭載專屬的黑色 Air Curtains 垂直式氣簾設計。左右兩側則搭載 M135 專屬 M 雙肋型車外後視鏡,只不過其雙肋突出處、可能要從車尾看去才會較為明顯。
M135 也直接在車頂標配全景天窗、以及黑色高光澤對比車頂塗裝設計,這點在對手 A 35 則需另外選配全景天窗。車側方面,M135 標配黑色窗框,筆者認為此代 1 Series 的「神來一筆」,就是在 C 柱窗框處加入「1」字樣車系代號。足下 M135 則直接標配全新 19 吋銀黑雙色切削輪圈,並搭配紅色 M 煞車卡鉗套件,自然比起 120 M Sport 車型在視覺上更具張力。
走到車尾,第一眼就會被 M135 搭載的 M 擾流尾翼吸引,整體運動風格更為濃烈,LED 尾燈則有雙倒 L 型設計,並且搭配 M135 在「M1」兩字放大的字樣,整體相當具有識別度。後保桿處則有前後呼應,除了兩側反光板與黑色 Air Curtain 垂直氣簾,其更搭載 M 四出排氣尾管、口徑更達到 90mm。
進入 M135 xDrive 的車艙內,其車內的隱藏式冷氣出風口結合 M 鋁質光影飾板,除了簡約外也帶來前衛科技感,可提供多達 15 種氣氛燈顏色切換。相輔相成的是座艙採用 10.25 吋、以及 10.7 吋 BMW Operating 9 系統曲面螢幕,其同樣是採用 Android 架構,並具有永久即時線上圖資、圖像式操作介面、Zero-Layer 零層級首頁等特色。M135 xDrive 也包含抬頭顯示器、AR 擴增實境導航、
而 M135 專屬的車艙細節,在於其標配其具有專屬紅色 12 點鐘標記 M 多功能真皮方向盤。中控臺右側上方,則有與 120 M Sport 同樣都有供應的 BMW M 三色縫線儀表臺。聽覺方面,M135 比起 120 更加入了 12 支喇叭的 harman kardon 音響系統,筆者認為聆聽感受確實比起標配的 6 支喇叭討喜不少,對手 A35 則是相對應搭載 Burmester 音響。
值得一提的是,M135 也擁有 BMW 進階數位服務,可透過訂閱制增加第三方應用程式(含廣播、串流音樂媒體、遊戲)以及更為豐富的個人化設定,前 3 個月為免費、後續 1 年訂閱費用則為 2,200 元。這次試駕我們更得以測試 BMW 進階數位服務在商店中最新提供的 YouTube 串流觀看功能,其整體運作、操作皆相當流暢,只是只能在車輛靜止時觀看、車輛移動後螢幕就會屏蔽畫面僅保留聲音,相當適合在路邊等人時使用。
座椅部分,M135 xDrive 則採用專屬的 M 雙前座跑車座椅,座椅除為一體成形外,包覆感也十足,最主要還在頭枕中央簍空處、加入了 M 發光字樣處理。而 M135 車型比起 120 M Sport 車型、也多出了駕駛座電動腰靠調整功能,甚至全車還搭配了 M 縫線安全帶,都讓其更具 M 車款的性能特質。
後座方面,雖然是小巧的性能鋼砲,但是 M135 標配全景天窗後,確實對整體車室內的採光通透感有所助益,可惜的是其窗戶面積並沒有辦法延伸到後座頭部,採光效果還是與品牌休旅車有差距。後座以筆者 178 公分身高乘坐,膝部空間有 2 拳的餘裕、頭部空間則有約 2 指,僅能算是夠用水準,後座則有配置出風口、以及 2 組 USB-C 充電孔,並且臺灣市場直接搭載比歐規標配車型更高階的 4/2/4 分離後座與中央扶手,舒適度更能提升,但後座前方皆未有地圖袋配置
M135 在行李廂容積部分,由於沒有配備 48V 系統,後廂隔板打開後的置物空間更大,後廂為未傾倒前與傾倒後的容積則維持前代相同的 380~1,200 公升,而前代就有的感應式電動尾門,也是新一代同樣維持的標配。
強調性能表現的 M135 xDrive,在動力維持採用代號 B48 的 2.0 升 4 缸渦輪增壓引擎本體,但大改款後其變速箱由過去的 8 速 Aisin 手自排、換為此代的運動化 7 速 Step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可供輸出最大馬力達 300 匹,最大扭力 40.8 公斤米,馬力比前代減少 6 匹、扭力削去 5 公斤米,自靜止加速至 100 公里僅需 4.9 秒、比前代略多出 0.1 秒。
行車模式則有 Personal 個人化、Sport 運動、Effieient 節能,還有可帶來不同氛圍效果的 Expressive 悅動、Relax 放鬆、Digital Art 量子花園、Silent 寧靜共計 7 種行車模式。其中在 Sport 模式中,動力驅動系統可分為 Comfort/Sport/Sport Plus,ESP 動態駕駛則可分為運動/進階運動/DSC off 共 3 種,轉向則分為舒適/運動 2 段切換。只可惜此代 M135 取消上代有供應的 M 跑車化電子懸吊,僅標配固定軟硬的 M 跑車化動態懸吊;這點在國內對手 A35 則是在新年式首度將 AMG Ride Control 可變阻尼懸吊新增。
回到國內的道路環境,筆者將體驗重點放在這套固定軟硬的 M 跑車化動態懸吊,是否能兼顧國內較為多變的山路、還有需要兼容碎震處理的舒適性表現。而將 M135 在國內開起來後,筆者認為即便國內鋪裝路面較為不佳,但這套 M 跑車化動態懸吊整體在一般情況下的動態仍有一定舒適表現,碎震與回饋的處理在同級距中算是出色。
當然一但坑洞較大時,M135 較為硬派的本色,在後座就會較為明顯。當然以 M135 這樣性能化本位的鋼砲而言,自然不是太過於明顯的缺陷,只不過筆者還是希望原廠在標配 M 跑車化動態懸吊之餘,還能夠加入 M 跑車化電子懸吊的選項,或許就能更兼容舒適、運動天平兩端的需求。
而場景轉換到筆者試駕的左鎮附近的南化水庫山路時,也淺嘗一下 M135 的操控實力,尤其將轉向設為 Sport 模式,筆者認為其轉向的回饋感與精準度,相當心隨意轉,搭配下方四驅系統的精密動力分配(中控螢幕的地形系統畫面更能顯示 xDrvie 四驅動力分配情形),即便筆者以較高的車速將車丟進彎中,其整體的動態仍是能相當好掌握,而且切換為 S 檔時其降檔反應也可圈可點,展現這具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快速的換檔銜接與聰明的車速判斷。
在需要動力加速的環節,其整體的降檔反應也相當迅速,車內若在開啟模擬聲浪的情況下,甚至會有在車內模擬退檔排氣回火的浪聲,輔助音效也相當飽滿;不過一旦關掉模擬聲浪,其從前方引擎防火牆傳入的聲浪,就仍是偏 4 缸的聽覺體驗為主,自然是沒有 6 缸來的飽滿,旦 BMW 仍是將其排氣聲浪調校較大,高速降檔、車內從後方還是有傳來些許真正的回火聲。
而雖然其 7 速雙離合器變速箱,不論是手動換檔、或是用 S 檔等方式,都能夠帶來相當迅速的降檔反應,不過其變速箱的降檔保護仍有一定限制,約莫在 4,000 轉以下才能執行手動降檔,整體的操駕自主權自然是不及 M Power 車款濃烈,但以性能鋼砲而言筆者認為 M135 已做的相當出色,標配 M 紅色煞車系統的制動力亦相當優異。而且認真比較過往筆者駕駛 A35 的經驗,筆者認為 M135 整體在引擎的運轉精緻度、變速箱的迅速程度,還有整體的動態穩定度都更為出色。
在安全與駕駛輔助配備方面,筆者認為這一代 M135 比起上代也有長足的進步。最主要導入了 Level 2 駕駛輔助,比起上代僅有 ACC、以及車道偏移輔助等組合,大幅降低可能像 M135 車主開去下麗寶賽道前的疲勞,而且 M135 的 5AU 輔助駕駛在車道置中精準度,更遠比 A35 的 23P 系統高明不少,甚至此代 M135 還加入了「變換車道輔助」、輕撥方向燈就能執行自動變換車道,再加上 360 度環景、50 公尺自動倒車輔助等加持,確實展現性能車在日常面仍有「聰明」科技。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即便體驗的環境回到國內,M135 帶給筆者的操駕樂趣、還有出色的動力與四驅系統,仍舊是讓筆者印象深刻,扛起品牌目前唯一前驅平臺性能鋼砲的大旗當之無愧,再加上新世代的內外科技強化加持,都讓其產品力更為全面,但若能補回上代提供的電子懸吊,相信更會讓 M135 更能夠兼容一般日常用車需求。而 268 萬的售價若不只看豪華品牌性能鋼砲,自然有很多選項,甚至直接從 183 萬 120 M Sport 跳 85 萬的價差,確實讓 M135 並不會是主力銷售產品,但若與鋼砲對手相較,筆者認為是相當值得一看的選項。
雖然在先前的南陽實業媒體春酒中並未正式宣布關於 Hyundai 小改款 Tucson L 訊息,不過據 U-CAR 了解小改款 Tucson L 也會在今年登場,而在今 ( 4/1 ) 南陽實業宣布,正式展開小改 Tucson L 的預接活動,新車維持 1.6 升汽油渦輪及渦輪油電二種動力組成,並提供 5 種車型 ( 2 款汽油、3 款油電 ) 可選擇,預售價為 102.9 萬元~131.9 萬元,正式上市的時間則還未定,不過預計 5 月會開始交車。至於小改款的 N Line 車型會在後續來推出,目前會以現行 N Line 款式來販售。
Hyundai 小改款 Tucson L 維持原有的隱藏式晝行燈設計,並進一步優化照明範圍,使視覺感受更加簡潔且立體,全新設計的前氣壩提升了氣流效率,搭配重新塑造的前後保桿,使整體線條更具未來感;此外,全新鋁圈設計讓車輛更顯運動氣息,進一步提升整體造型美學,另外本次小改款更導入全新車色隕石灰,展現低調奢華的獨特風格。
車內部分,小改款 Tucson L 搭載雙 12.3 吋全曲面數位座艙 ( 入門版本汽油與油電車型 4.2 吋彩色車資顯示幕 ) ,搭配上全新的方向盤設計 ,以及新的中央鞍座配置,帶來更具未來感的沉浸式視覺體驗,結合科技感與實用性,而旋鈕式 SBW 線傳排檔則帶來更流暢的換檔體驗,不僅節省空間,更讓內裝科技感大幅提升,同時全車系皆標配 Hyundai SmartSense 系統。
各車型配備差異部份,GLT-B 以上車型搭載 6.6 吋觸控空調面板,讓駕駛與乘客能夠更直覺地調整車內溫度,渦輪油電中高階車款配有 Bose 音響系統,GLTH-C 車型更搭載雙前座通風與加熱座椅,與之相配的是 IMS 駕駛座記憶座椅,而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提升了奢華感。
小改款 Tucson L 汽油車型擁有最大 180 匹馬力、27 公斤米扭力,Turbo Hybrid 車型動力輸出進一步提升至綜效 230 匹馬力與 35.7 公斤米扭力,同時油電車型還搭載全新功能 E-Motion Drive 電子動態控制技術,透過 P2 電動馬達與 TCS 循跡控制系統,依照道路情境調整扭力輸出,有效減少行駛時的震動與側傾,進一步提升駕乘舒適性,確保車輛在不同路況下都能維持良好行駛品質。
此外,智慧動能回收系統延伸 Ioniq EV 科技,透過 Eco 與 Smart 模式調整動能回收強度,有效提升節能效果。至於 GLTH-B 以上車型更導入 IFS 智慧動態頭燈照明系統,結合 LED 投射式頭燈,不僅提升了照明範圍與亮度,更具備前車智慧遮蔽功能,確保夜間行車安全。
Volkswagen 以完整 7 人座產品陣容與彈性購車方案,進一步強化家庭用車市場佈局。Touran 在空間、機能、安全與科技面向皆展現德製工藝的全方位實力,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入主 Touran 即享春季優享價 139.8 萬元,再贈 30 期零利率及第 5 年延長保固;Tiguan Allspace 春季優享價 149.8 萬元起,整體優惠總價值超過 20 萬元。
此外,針對 Polo、T-Cross 以及 T-Roc 亦展開「555 購車方案」,讓消費者於春末夏初之際親民入主,無論上山下海都找的到適合的 Volkswagen 車款。
台灣福斯汽車總裁 Steffen Knapp 表示:「Volkswagen 始終關注家庭用戶對空間、安全與操控品質的需求。Touran 與 Tiguan Allspace 分別代表我們在 MPV 與 SUV 領域的最佳詮釋,不僅擁有德國工藝的核心價值,更能回應消費者對多功能車款的高度期待。希望透過更靈活的購車方案,陪伴更多家庭啟程、體驗移動的美好。」
Touran 憑藉靈活的 7 人座佈局與精緻細膩的車艙設計,讓車主能依需求靈活調整車內空間。只需解開座椅上方的扣鉤,將後座椅折下,即可形成平坦的車廂底板,大幅擴充行李廂容量,而在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放倒後,更可擴充至 1,857 公升,滿足現代家庭對空間運用的高度需求。
車室以 Digital Cockpit Pro 10.25 吋全邏輯數位化儀表及 Discover Pro 9.2 吋多媒體鏡面控制主機打造數位座艙,並且設有 App-Connect 多媒體手機鏡射 (含 Android Auto 與無線 Apple CarPlay),同時搭載為駕駛貼心設想的 ergoActive 駕駛座附電動按摩功能、駕駛座電動腰靠調整及 Dynaudio 環繞音響系統 (數位 16 聲道擴大機、330W 輸出) 帶來聽覺饗宴。
安全科技方面,Touran 擁有完整的 IQ.Driv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同時仍保有便利科技和機能,如 Easy Open / Close 電動尾門 (感應式自動開啟/延遲關閉) 以及雙前座椅背可折疊餐檯,日常使用更貼近生活。車艙內部配有多組貼心收納空間與後座出風口 (含觸控式溫控面板),打造出兼顧實用性與乘坐舒適的車室空間。
即日起至 4 月底止,台灣福斯汽車推出春季優享價優惠,家庭熱門用車 7 人座 MVP Touran 139.8 萬元,享 80 萬 30 期零利率,外加第 5 年延長保固;7 人座 SUV 代表作 Tiguan Allspace 春季優享價 149.8 萬元起,指定車型再加碼零利率 30 期分期付款與第 5 年延長保固,整體優惠總價值超過 20 萬元。
同時,「555 購車方案」小型都會車款包括 Polo、T-Cross 以及 T-Roc,指定車型最低只要月付 5,888 元起,可享 5 萬元頭期款、5 年多元還款計畫、附第 5 年延長保固,為消費者打造兼顧預算與品質的入主體驗。敬邀消費者至鄰近 Volkswagen 授權展示中心,親身體驗品牌德藝魅力。
MG 品牌於 4 月推出多項輕鬆入主的購車方案,透過彈性靈活的購車方案,讓消費者可以更輕鬆的入主 MG HS、ZS 車系,無論是降低購車門檻,首年超低月付 1,228 元起,每天只要省下一杯飲料錢就可以輕鬆入主的「貸我走專案」、首年免付本金的超低月付方案,或是零利率貸款方案,皆能讓您無負擔地開啟理想駕馭旅程。此外,MG ZS 更推出無痛升級原廠電動尾門的限時優惠,解放雙手讓日常裝載更加便利,同時亦可選擇原廠電子後視鏡或專屬配件金等多元購車優惠,滿足購車輕鬆、駕馭從容的消費者需求
MG Taiwan 始終堅持「超規滿配」的產品策略,旗下 HS 與 ZS 車系皆搭載豐富科技與安全配備,奠定同級市場領先優勢。其中,HS 車系提供 1.5T、2.0T AWD 及 PHEV 三種動力編成,以充沛動力、動感外觀、高質感內裝、數位化介面及搭載完整 Level 2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賦予車主前所未有的駕馭體驗;而 ZS 旗艦版,擁有同級唯一標配 Level 2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以及 BSD 盲點偵測、360 度環景影像輔助、全景天窗等多項越級配備,以「標配即頂配」的形象深植人心,並以其內裝質感、空間佈局及隔音效果,奠定國產 CUV 市場選擇。本月購車優惠適用於 MG HS、ZS 車系,兩車型皆具有大滿配且不需額外加價的產品配置優勢。
MG Taiwan 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同時亦持續拓展全台經銷據點,致力於為消費者打造更完整的賞車與保修體驗,目前全臺已擁有 27 間展示中心與 26 間服務廠,確保車主能夠享受便捷的賞車環境與專業售後服務。MG Taiwan 誠摯邀請所有熱愛駕馭的消費者,即刻親臨全臺展示中心,體驗 MG HS 與 ZS 車系的卓越駕馭魅力,輕鬆入主您的理想座駕。
3 月份 U-CAR 曾揭露,Subaru 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有望在第 2 季推出 WRX 車系全新車型,並重新調整市場定位,以入門車款方式強化競爭優勢。今 (4/1) 日意美汽車宣佈展開 2025 年式 WRX、WRX Wagon 車型預售,除了原先 tS 頂級版本,本次新增轎車 High 4D 2.4 ES、旅行車 GT-S Wagon 2.4 ES 雙車型,預售價分別為 165.8 萬元、168.8 萬元。
新增車型後,WRX 車系將以 2 車型等級進行溝通,新增「銀河紫」車色,但取消「太陽橘」塗裝,同樣將 2.4 升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動力、EyeSight 4.0 等列為全車系標配,雙車型升級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USB Type A+C2 電源插孔、後視鏡加熱等。入門 High 4D 2.4 ES 車型保留 Si Drive 輸出模式切換功能,但是較頂規車型取消 Harman Kardon 音響、駕駛模式選擇、電子懸吊系統及天窗配置。
至於頂規 WRX tS 4D 2.4 ES 車型,維持 182.8 萬的建議售價,配備則較過去追加 Recaro 跑車化座椅 (改為駕駛座 8 向電動調整)、麂皮中控臺飾板等,不過 WRX 全車系在新年式調整後,將不在搭載車載 CD 系統、原廠導航功能。
受到市場喜愛的旅行車款 WRX Wagon,新年式新增「行星灰」車色,但取消「珍珠白」塗裝,雙車型同樣配置 2.4 升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動力、EyeSight 4.0 系統,追加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USB Type A+C2 電源插孔、後視鏡加熱、Harman Kardon 音響 (10 支喇叭) 等配備。入門 GT-S Wagon 2.4 ES 車型具備 Si Drive 輸出模式切換,但是較頂規車型減去電動天窗、電子懸吊系統、金屬排氣管 STI 專屬刻印等。
WRX Wagon 頂規等級維持 tS Wagon 2.4 ES 車型、188.8 萬的建議售價,配備部分擁有電動天窗、電子懸吊系統、5 種行車模式切換等,新年式與 WRX 相同,追加 Recaro 跑車化座椅 (改為駕駛座 8 向電動調整)、麂皮中控臺飾板等。
據台灣意美汽車表示,針對 25 年式 WRX High 2.4 ES、WRX Wagon GT-S 2.4 ES 兩款全新車型,現階段均以「預售價」進行溝通,詳細的全新車型資訊將於 4 月中公佈,至於交車期間,將以全臺各經銷據點為主。
針對 4 月份新車促銷資訊,台灣意美劃分為 23 年到港、24 年到港 (含部分 25 年式) 及 25 年到港進行優惠,值得關注的是,24 年到港的 25 年式 Forester,在本月購車,依車型等級不同,將贈送 3 萬元配件金,可分別選擇升級環景系統+電動尾門,以及升級環景系統+1.5 萬車價折讓。
Subaru 23 年到港車型促銷方案 | ||||
車型 | 等級 | 23 年式售價 | 優惠價 | 備註 |
23 年式 WRX | tS 4D 2.4 ES 潮黑科技版 STI 赤焰馭望套件 |
172.8 萬 190.5 萬 186.5 萬 |
149.8 萬 153.8 萬 152.8 萬 |
120 萬 60 期 0 利率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23 年式 WRX Wagon | tS Wagon 2.4 ES | 178.8 萬 | 155.8 萬 | 120 萬 60 期 0 利率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Subaru 24 年到港車型促銷方案 | ||||
車型 | 等級 | 24 年式售價 | 優惠價 | 備註 |
25 年式 Forester | 2.0 i-L ES 2.0 i-S ES 2.0 i-S ES Black Edition |
118.8 萬 128.8 萬 129.8 萬 |
- | 100 萬 50 期 0 利率 3 萬元配件金: i-L:環景+電動尾門 i-S:環景+現金折讓 1.5 萬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24 年式 BRZ | 2.4 MT ES 2.4 AT ES |
166.8 萬 167.8 萬 |
158.8 萬 159.8 萬 |
120 萬 40 期 0 利率 |
24 年式 Crosstrek | 2.0 i-S ES GT Edition |
114.8 萬 124.8 萬 |
105.8 萬 115.8 萬 |
90 萬 48 期 0 利率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Subaru 25 年到港 (25 年式) 車型促銷方案 | |||
車型 | 等級 | 25 年式售價 | 備註 |
Forester | 2.0 i-L ES 2.0 i-S ES 2.0 i-S Black Edition |
118.8 萬 128.8 萬 129.8 萬 |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i-L +環景或電動尾門 i-S +環景 |
Outback | 2.5 i-T ES | 162.8 萬 |
120 萬 48 期 0 利率 |
Solterra | 單色 | 189.8 萬 |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WRX | tS 4D 2.4 ES High 4D 2.4 ES |
182.8 萬 165.8 萬 |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High 4D 2.4 ES 預接單 ) |
WRX Wagon | tS Wagon 2.4 ES GT-S Wagon 2.4 ES |
188.8 萬 168.8 萬 |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GT-S Wagon 2.4 ES 預接單 ) |
Crosstrek | 2.0 i-S ES | 114.8 萬 |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BRZ | 2.4 MT ES 2.4 AT ES |
166.8 萬 167.8 萬 |
5 年或 12 萬公里延長保固 |
隨著時序進到 4 月份,代表 2025 年第 1 季已經結束,也是檢視臺灣新車銷售數據的時間點,2025 年第 1 季累積銷售量為 99,860 輛,以僅僅 140 輛些微差距無緣跨越 10 萬輛大關,相較於 2024 年第 1 季累積銷售衰退更達到 11.2%,總市場銷售數據並不熱絡。
不過,若單就 3 月份來看,排行榜內的部分品牌,仍然展現亮眼的銷售氣勢。尤其是推出 J Space 車系的 CMC 中華汽車,再次以些微領先超越 Toyota Town Ace 車系,不僅蟬聯國產商用車銷售冠軍,也讓 CMC 擠進排行榜第 3 名。不只國產車競爭激烈,進口車壇也是戰況熱烈,Mercede-Benz 臺灣賓士憑藉銷售猛將 GLC 車系,繳出破千輛的 1,027 輛銷售成績力壓 Lexus NX 的 985 輛,成功稱霸豪華車單月銷售冠軍,也穩居總市場品牌排行榜第 4 名。
先前受到自製率規範影響的國產車系,包括 MG HS、ZS 與 Hyundai Custin 也陸續傳出通過相關規範,逐步恢復產能與交車量,具體數據也反應在銷售數據的反彈,後續能否重振先前的銷售規模,同樣值得關注。最後,隨著各車廠更新 2025 年式新車產品與銷售編成,同時,也陸續揭露品牌年度新車計畫,也象徵臺灣新車市場在農曆新年後,已迎來新一輪的銷售競爭。
Renault 與 Nissan 正式公布調整聯盟架構設定,最重要的部分,是 Renault-Nissan 聯盟原本設定乃是彼此交叉持股 15%,在新的協議規劃中則是調降至 10%,這對於雙方之間的關係會更具靈活性,尤其是以 Nissan 當前狀況來看會更具優勢。此外,在印度市場上,Nissan 將原本持有 RNAIPL 合資公司的 51%股份,出售予 Renault 後,RNAIPL 公司將成為 Renault 百分百控股。
針對印度這個當前世界第 3 大的汽車市場,Renault-Nissan 聯盟也頗為積極拓展,在 2005 年時就合資成立了 RNAIPL (Renault Nissan Automotive India Private Limited),並在印度有著 48 萬量產能實力,肩負著 Renault、Nissan、以及 Datsun 等品牌車款生產。而在 Renault 與 Nissan 最新協議中,Nissan 將股權全數售予 Renault,但 RNAIPL 還是會生產 Nissan 車款。
除了印度市場的調整變化之外,Nissan 原先計畫投資 Renault 成立的 Ampere 公司,該項計畫也將取消,Ampere 乃是 Renault 在 2022 年時成立,主要司職電動車業務與相關軟體發展,在原先 Renault 與 Nissan 的協議中,Nissan 原定要投資 6 億歐元,但在新的合作協議內容中,Nissan 則是取消了該項投資計畫。
雖然後續不再投資 Ampere 公司,但 Renault 計畫在 2026 年發表的純電版 Twingo:Twingo E-Tech,該項計畫預計就是由 Ampere 負責,而屆時 Nissan 的雙生版本也一樣會由 Ampere 代為製造生產。而這也不難看出,Nissan 在當前危機狀態下,希望藉由減少支出來維持實力。
接任 Nissan 執行長位置的 Ivan Espinosa 表示:「Nissan 將利用聯盟策略夥伴關係的效益與助力,推進我們進行轉型工作。我們的目標是建立更靈活、更有效的商業模式,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並為未來投資保留最高標準。」
Fuso 授權經銷商裕益汽車將自 4 月 9 日至 4 月 24 日,於北中南舉辦「電定未來・無限可能」商用車巡迴展,現場集結 10 款車型,涵蓋電動垃圾車、資源回收車等新能源車款,也同步展示多款噸數柴油車與不同產業應用的專屬車體,體現 Fuso 滿足各行業運輸需求的全方位實力,車型包 Canter、Fighter 及 Super Great。不僅是一場產品展示,更是一座移動的應用現場,讓企業客戶與一般民眾得以深入了解商用車在實際生活與營運中的角色與價值。
此外,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 ( DTAT ) 日前發表 Fuso 全新年度主軸 「扛霸系 HERO」,致敬臺灣運輸業各行各業努力付出的超級英雄;為回饋車主長期支持,於 4 月再推出限時購車優惠【Fuso 扛霸英雄三重回饋】與【零件限時優惠活動】,力邀車主換新車就趁現在。不僅如此,Fuso 在臺全新上市的 eCanter 電動貨車,現同步推出 L 電池版本,為運輸業者帶來更長續航力的選擇。
本次由授權經銷商裕益汽車主辦的【2025 裕益汽車商用車巡迴展「電定未來・無限可能」】,將於 4 月 9 日至 4 月 24 日在北中南展開 6 場實體巡迴展,邀請頭家老闆及企業用戶近距離了解商用車在不同應用情境中的實際價值。展出車款橫跨柴油與電動動力系統,包括 Super Great、Fighter、Canter 以及 eCanter。
現場更特別展示以 eCanter 打造的電動垃圾車與資源回收車,實境演繹未來城市物流與環保清運的實務應用,展現 Fuso 面對多元產業所展開的技術深化與產品對應。裕益汽車期望透過這場巡展,不僅讓企業主更全面掌握車款性能與環保趨勢,更讓一般大眾理解商用車如何實際影響我們的生活日常。
Fuso 於 4 月趁勢車展巡迴展開跑,同時推出「Fuso 扛霸英雄三重回饋」購車優惠,回饋車主長久支持及提供完善的服務品質,「Fuso 扛霸英雄三重回饋」及「零件限時優惠」,邀請全臺運匠們一起享受舒適及安全的駕駛體驗。同時,Fuso eCanter 電動貨車升級登場,全新 L 電池版本正式亮相。多元電池選項讓運輸業者可依據實際營運型態,靈活選擇最佳續航方案,實現節能減碳與效率兼具的運輸解方,加速布局綠色物流未來。
114 年清明節連假即將自 4 月 3 日開始,為因應民眾返鄉、掃墓、出遊需要,交通部表示所屬各疏運單位已規劃相關交通疏導措施,並完成各項運具及場站安檢與整備,積極加開班次疏運,且為因應部分運具出現人潮外溢情形,交通部已擬定整體疏運策略,以運具聯防方式備援,並要求注意天候即時因應,及再要求各單位務必於連假期間停止工程施作,派員巡檢,確保疏運順暢及安全。
今年清明節連假,國道循例辦理匝道儀控、高乘載管制、匝道封閉、開放路肩及於連假期間,採單一收費,並於每日 0 至 5 時全線暫停收費等措施;建議民眾可多利用下列時段使用國道時間,避開壅塞:
省道在台 9 線蘇花路廊亦實施大客車優先及時段性管制載運危險物品車輛及 21 噸以上大貨車通行等措施,且台 61 線西濱快速公路分別在新竹香山路段及竹南路段亦有部分平面路口封閉,提醒用路人多加留意。至省道易壅塞路段,公路局已盤點 22 處省道易壅塞路段、8 處地方大型活動及重要觀光景點,以及 29 處鄰近省道墓園,建議用路人規劃行程時至公路局網站查詢,減少行車時間。
為鼓勵民眾多搭乘國道客運等大眾運輸工具,交通部在本次清明節連假提供 90 條國道客運路線享平日優惠或原票價 6 折優惠,並再提供 10 小時內轉乘在地客運享一段票或基本里程免費等措施,而為再提升東部觀光,針對搭乘國道客運前往東部民眾再加碼票價 ( 在指定日期 4 人同行 1 人免費,返程再抵 200 元 ) 或租車優惠 ( 持國道客運購票證明租車再享優惠 ) ,歡迎民眾可多加使用國道客運。
另外,在雙鐵部分,高鐵共加開 201 班次 ( 南下 94 班、北上 107 班 ) 、臺鐵全線加開 157 班列車 ( 西線 73 列次、東線 71 列次、南迴線 13 列次 ) ,並加開花蓮縣返鄉 ( 工 ) 專車、西線直達、半直達對號列車、全車自由座列車,以及區間快車等,盡全力滿足民眾返鄉掃墓及出遊需要。
在海空運部分,交禿表示疏運期間空運共計提供 1,652 架次、13 萬個座位,主要分布在離島管制航線計 1,428 架次,12 萬個座位,交通部已要求航空公司持續視旅客需求適時加開班機疏運;另臺灣本島與離島間 9 條海運航線,也規劃 1,118 航次,可疏運 24.9 萬人次,其中東港至小琉球及鹽埔至小琉球等 2 熱門航線預計開航 876 航次,可疏運 16 萬人次;而在金馬小三通部分,也規劃 216 航次,提供 57,648 人次運能。
為因應清明連假期間可能出現霧鎖金門,影響疏運情形,交通部除規劃請航空公司加開或加大機型外,將視需要協調國防部派遣軍機協助疏運,並安排「金瑞龍」、「新金祥龍」、「雲豹」、「藍鵲」及「凱旋 8 號」等 5 艘船舶,於海象允許狀況下投入海運備援,將持續關注天候及航空站候補情況,適時啟動疏運機制。
本次清明連假適逢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展開,由於鎮瀾宮鄰近臺鐵大甲火車站,臺鐵已規劃於 4 月 4、5 日及 13 日加開 34 列次,其中 4 月 4 日(跨 5 日)加開新自強號 4 列次、區間快 11 列次、區間車 2 列次,共 17 列,並加派人力及設備因應,建議參與進香民眾可多加利用臺鐵,避免塞車。
Nissan 自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止,與新鮮現烘連鎖咖啡品牌 Cama Cafe 合作推出 X-Trail、Kicks 及 Sentra「樂咖特仕版」,純白車身搭配吸睛黑化套件,塑造個性化亮眼外型,更同步升級便利及氛圍的機能配備,每一次駕駛旅途化作輕鬆自在的出遊樂趣。
凡入主 Nissan 「樂咖特仕版」皆可享有實用配件升級不加價及 2 萬元配件金優惠。
Nissan X-Trail「樂咖特仕版」配備外觀黑化套件,包含曜黑 V-Motion 飾條、運動化車體套件、後視鏡、行李車頂架、中控鍍鉻飾條、3D 超體感紓壓皮椅及鋁圈,創造個性化風格的外觀造型,加碼再升級電動側踏板,開啟車門即自動同步作動,讓長輩或小朋友上下車更加輕鬆便利,放置車頂行李毫不費力;車內足部氣氛燈可設定多達 120 種燈色、調整亮度與循環模式,提升車室質感與氛圍。
Nissan Kicks「樂咖特仕版」外觀黑化套件包含曜黑 V-Motion 飾條、運動化車體套件、後視鏡、行李車頂架及鋁圈;車室鋪陳方面,搭載共 6 支 JBL 揚聲器,提供細膩飽滿的車內音質,每段旅程打造成身臨其境的聽覺饗宴;足部氣氛燈可調整 9 種燈色與亮度,營造獨特車室氛圍;天使之翼照地燈可於開啟車門時同步亮起,提升車主與乘客上下車安全性,更展現出獨特細節。
Nissan Sentra「樂咖特仕版」黑化套件包含曜黑 V-Motion 飾條、尾翼及鋁圈,更同步升級前下保桿與側裙馭動空力套件,營造個性化運動跑格;車室內裝搭配座椅紅色縫線及紅色方向盤定位標,充分展現熱血氣息。
Luxgen n⁷自上市以來即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關注與喜愛,在 n⁷啟動交車滿週年之際,在 3 月 29 日有超過 300 輛 n⁷、超過 1,000 人聚集在嘉義故宮南院,共同慶祝這個屬於 Luxgen、屬於大家、屬於臺灣獨一無二的里程碑。為感謝消費者的支持,凡於 4 月 1 日至 30 日活動期間,選購 n⁷指定車型可享四月專屬優惠,不但可免費獲得價值逾 3 萬元之「Enjoy 車宿 9 件套組」包含:全景式車頂遮陽簾(亮點版專屬)、V2L 車外供電轉接器、後尾門開啟照明、後廂平整化置物盒+平整化隔板(純粹版專屬)、全車車窗遮陽板 8 件組、車泊座椅延長墊、n⁷專屬車宿乳膠床墊、車泊防蚊網、多用途露營燈及 25L 車用智慧溫控行動冰箱(110V/12V),一應俱全的車泊配備,最高還可享優惠 7.5 萬、旅行式行動充電器 Plus、家用充電樁或 2.6 萬自由配等超值購車禮遇,總價值超過 14 萬。
入主 n⁷全車系享四年最高 20%充電點數回饋(1)(2),更有亮點版車型加贈家用充電樁或 2.6 萬元自由配,讓充電更便利、選擇更彈性,此外,為了讓準車主用車更安心,本月再加碼凡購車申辦指定分期即加贈《充電期間附加條款》(3),讓您的愛車在充電時也能獲得更好的保障。即刻入主,讓你開到哪、玩到哪、宿到哪,盡情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駕馭生活。
Luxgen n⁷全車系一般用車享 8 年 16 萬、營業用車享 6 年 60 萬三電系統保固,並且相較於燃油車一年可節省將近 5 萬元燃料費用,保養費用也因為電動車更長的保養周期、更少的保養項目、更少的更換零件四年平均的維護成本相較於燃油車大約可節省 60%的費用。看到這邊,你還在猶豫什麼?即刻到 Luxgen 官網選擇你心儀的款式完成線上下訂,成為最聰明的 n⁷車主吧!為了感謝廣大納粉們一路以來的堅定支持,本月您可透過專屬的白金邀請碼給予親友購車資格,並於其完成領牌後,獲取 1,500 亮點的邀請獎勵,同時親友亦可獲得 500 亮點獎勵(4)。(亮點可用於充電、保修與線上商城消費折抵。)
先前還沒加入 LuxClub 的消費者也別著急,您可先至 Luxgen 官網,或各地體驗中心免費註冊成為<體驗會員>進行產品體驗,於線上繳交千元申請成為<尊榮會員>,未來您也將享 Luxgen 全車系優先試駕、預購之終身 VIP 特權,並將獲得 1,000 亮點,越早加入、禮遇越多,敬請把握。
4 月限定購車禮遇,入主大空間不設限的 URX 最高可享最高 16 萬元優惠,國民跑旅 U6 最高享 9 萬元優惠,再加碼贈送價值 11,000 元的高效隔熱紙,讓你以跨界小休旅價格輕鬆坐擁大車格,邀你一起大步跨界,實現移動的無限可能。
Honda Taiwan 推出「輕鬆迎 4 月 放肆去追風」專案,指定車款 72 期、零頭款、零利率限時加送 Shoei Z-8 安全帽,特定車款再送一萬元配件金。另外,為了提升絕佳的騎乘體驗推出「實現旅享 趁現在」專案,ADV350:30.8 萬,兼顧都會通勤與休閒騎乘,加贈電子後箱,展現獨特的魅力和全面的裝載性能。率性風格的 CL Street:29.8 萬,以經典的 Scrambler 元素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加贈馬鞍包,成為展現自我、享受騎乘的理想夥伴,以上兩臺車款,再享 72 期、零頭款、零利率。
自 2 月推出 Mazda3 / CX-30 Ace Edition 車型以來,以集結日本原裝進口品質、優異操控表現與完整 i-Activsense 主動安全科技,同時 Mazda3 20S Ace Edition 更標配過往僅於高階車款專屬的 LED 主動式轉向頭燈,而 Mazda CX-30 20S Ace Edition 則配置同級距內罕見的原廠電動尾門,為 80 萬價格區間帶來嶄新高質感選擇。
出色產品實力,不僅贏得眾多品味獨具的車主青睞,也讓 Mazda3 及 CX-30 雙雙穩居進口中型房車級距銷售冠軍及進口跨界休旅級距銷售冠軍,CX-30 也以引領風潮的跨界魅力,創下近 2 年單月銷售新高,再次印證 Mazda 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為了讓喜愛 Mazda 的車迷朋友能輕鬆坐擁精湛日式職人造車工藝的豪華座駕,台灣馬自達特別推出限時購車優惠,凡於 4 月入主 Mazda3/ Mazda CX-30 車系,即可享有購車高額 0 利率與 5 年原廠保固,讓消費者從容入主之餘,還能安心暢享無後顧之憂的擁車生活,敬請喜愛 Mazda 的車迷朋友們把握絕佳入主良機。
以「未來電能新生活」打造超高速充電體驗的 U-POWER 旭電馳科研,今 (4/1) 日宣佈與 Maserati 總代理臺灣蒙地拿攜手合作,將提供 U-POWER 完整環島充電網路、頂級充電服務給 Maserati Folgore 純電車型車主。
即日起 Maserati 總代理臺灣蒙地拿交車之 Folgore 車主,皆可享有 U-POWER 尊享有效期 3 年共 50,000 點 U-POINT 之免費充電額度,在享受源自 Formula E 純電動力的同時,也能輕鬆無憂使用 U-POWER 超高速充電服務。
以 Maserati GranTurismo Folgore 為例,在 800V 電壓架構,電池容量 92.5 kWh (可用容量 83 kWh) 的基礎下,原廠公佈的續航里程可達 450 公里 (WLTP 規範),最高 DC 快充功率支援達 270 kW。使用 U-POWER 站點內 500A 液冷槍,在充電設備總功率達 360 kW 的理想充電條件下,GranTurismo Folgore 可於 5 分鐘內即可充入 100 公里續航里程,僅需 19 分鐘即可自電量 12%充至 80%,展現 800V 新世代電壓架構下的優勢。
U-POWER 旭電馳科研目前已在全臺建置 41 個超高速充電站,每站設備總功率皆在 360 kW 以上,可在理想狀態下,完整實現電動車產品原廠設計的最高充電功率。U-POWER 旭電馳科研以推動電動車普及化為職志,近期將陸續於新北三峽、桃園龍潭、桃園八德、台中洲際等地區開放新站點,為車主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充電服務。
Volvo 於 2025 年 3 月 30 日透過官方新聞稿表示,Volvo 董事會將任命 Håkan Samuelsson 為 Volvo 新任執行長及總裁,並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正式上任,此回任期則為 2 年。
對於熟悉 Volvo 品牌的消費者,想比對於 Håkan Samuelsson 這個名字並不感受到陌生,因為 Håkan Samuelsson 於 2010 年加入 Volvo 汽車後,於 2012 年即擔任 Volvo 執行長的職務,且任職執行長有著長達 10 年的時間,直到 2022 年才由現行 Volvo 執行長及總裁 Jim Rowan 接棒。
Håkan Samuelsson 於 2012 年至 2022 年擔任 Volvo 執行長期間,曾屢次創下 Volvo 全球銷售的新紀錄,Volvo 更表示在 Håkan Samuelsson 的領導下,不但讓 Volvo 成功重新定位為全球豪華汽車品牌,亦順利的讓 Volvo 品牌在 2021 年 IPO 上市,對於 Volvo 品牌的發展來說,Håkan Samuelsson 有著相當大的貢獻。
Volvo 表示,此次領導層的交接正值關鍵時刻,隨著新車科技快速發展、地緣政治複雜性增加以及地區競爭的加劇,Volvo 董事會認為 Håkan Samuelsson 具有深厚行業經驗、對 Volvo 集團的深入瞭解,以及在充滿挑戰環境中的成熟執行能力,將相當適合領導 Volvo 持續向未來邁進。
2025 F1 一級方程式賽事日本站即將在 4 月 5 和 6 日兩天正式展開,近期最大的消息便是 Red Bull 車隊宣布將角田裕毅拉上、來取代 Liam Lawson,角田裕毅也將在鄉親父老前駕駛著 RB21 出戰。而在 F1 賽事展開前夕,4 月 2 日時則會先舉行「Red Bull Showrun x Powered by Honda」的活動 ,作為 Red Bull 車隊引擎合作供應商的 Honda,也宣布當天會有 Prelude 以及 0 系列 SUV 原型車為遊行車輛,同時更預告 Prelude 的內裝即將首次正式亮相。
自 Prelude 在 2023 東京交通展以概念車身分登場之時,Honda 始終對於 Prelude 的訊息保密到家,並未公布太多、太詳細的資料;一直到了 2024 年 12 月中旬,Honda 在舉行新世代 e:HEV 油電科技記者會時,才對外公布說最新所推出的「S+ Shift」模擬換檔功能,屆時將會先搭載於 Prelude 身上,而接下來所有新世代 e:HEV 動力的車款也都會擁有。不過關於這組新世代 e:HEV 動力性能部分,原廠目前僅提到將提高燃油效率、並擴大引擎燃燒效率等特點,馬力以及扭力的數據皆還未公布。
因此,對於搭載了新世代 e:HEV 系統的 Prelude 來說,目前都還未得知究竟性能表現為何,不過預計 Prelude 將是採用 2.0 升直噴阿特金森循環引擎、搭配上電動馬達來驅動車輛。而在 Honda 舉行新世代 e:HEV 油電科技記者會之時,其實原廠也提供了 Prelude 原型車給日本媒體來做試駕,也藉由日媒的報導,雖然 Prelude 的內裝有被輕度偽裝,不過大致上能得知整體的布局,而在 4 月 2 日時,Prelude 的內裝設計也將首次正式公開。
從日本媒體所揭露的畫面來看,Prelude 內裝設計也將延續目前品牌新世代車款的風格,主要也就是 Civic 和 CR-V 等車型的造型元素,包括蜂巢式冷氣出風口的中控臺,搭配上大尺寸的中控螢幕以及數位儀表,並且採用按鍵式的排檔系統,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多了「S+ Shift」的按鍵,至於方向盤也大致承襲現有造型,不過從細節處可以發現到方向盤底部做了平整化設計,使方向盤呈現非真圓式的樣貌,也增添許多運動化的韻味。
另外前座有著類跑車椅的設計風格,並且均為手動式調整,並不是電動座椅,這樣的設計主要也是可以讓乘客進入後座能方便一點;後座雖然較為擁擠,不過後面上方有著大面積玻璃,透過巧妙的設計讓玻璃窗和車頂之間有著一點間距,藉此多爭取了一點點頭部空間。雖然日本媒體大致揭露了 Prelude 的內裝設計,不過屆時還是要以原廠正式公布為準,是否還會有變化以及調整近期就將正式揭曉。
Honda 目前還未宣布 Prelude 確切正式發表時程,不過據日本媒體報導,新車可望會在當地秋季時正式登場,美國則是會在年底上市,至於國內部分,於 3 月初的台灣本田媒體春酒中,Honda Taiwan 預告了 2025 年將會有多款新產品導入,其中 Prelude 預計也會來引進,鎖定的時程可望會是在第四季、年底之時,屆時有機會藉由臺北車展正式亮相。
Luxgen 為感謝消費者對純電休旅 n⁷的支持,於 4 月份特別推出「n⁷ 週年免費健檢」活動,自 4 月 1 日(二)起至 4 月 30 日(三)止,提供「n⁷ 免費車輛安全檢查」、「n⁷ 指定配件專屬優惠」,同步再享「亮點回饋」禮遇,歡迎 n⁷車主們及早預約回廠保養。
Luxgen n⁷ 週年免費健檢,項目包含:行車安全,動力、底盤、充電系統、車室內外等專業檢查。另外,同步提供車主「n7 專屬配件」限時優惠,包含有:貫穿式尾燈(原價 20,000 元,優惠價 13,000 元 / 含尾燈組與安裝費用)、前艙蓋氣壓撐桿套件(原價 10,170 元,優惠價 9,688 元 / 含套件與安裝費用)、LuxAero 導流尾翼(原價 9,360 元 ,優惠價 8,800 元 / 含尾翼與安裝費用)等回饋。Luxgen 更加碼原廠級專業鈑噴最高 85 折優惠(不含零件)、鍍膜最高享 9 折等多項專屬禮遇。
於 4 月活動期間內,n⁷車主透過線上 App、官方 Line 或官網預約、履約且消費滿 300 元,即可享「25 亮點」回饋;消費滿 1,000 元可再加贈亮點。Luxgen 提醒,因活動期間回廠人數較多,請務必提前預約,避免現場久候。欲知更多「n⁷ 週年免費健檢」活動詳情請洽全台 Luxlife 服務中心,或電洽客服專線 0800-588-088。
源於 1948 年的英國手工跑車品牌 Lotus,品牌在 2021 年基於 Lotus Vision 80 計畫發表的首款全新車系— Lotus Emira,Lotus 總代理 Gama Lotus 則選擇在 2024 臺北車展,首度展出新世代 Emira 車系,首波導入 V6 First Edition 車型。接續在 2024 年 6 月,接續推出採 2.0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的 Emira First Edition 車型。
Lotus 於 2025 年則帶來了 Emira 車系最高規格版本— Lotus Emira Turbo SE,臺灣總代理 Gama Lotus 宣告全球僅限亞太、中東及非洲地區接單引進的 Lotus Emira Turbo SE 正式抵臺,新車於即日起正式開放接單,但新車售價目前則尚未公佈。
Emira Turbo SE 的命名中不僅象徵引擎性能提升與外觀競技化,更意味著 Lotus 的歷史傳承。「Turbo」闡釋 2.0 渦輪增壓的動力心臟,同時紀念經典車款 Turbo Esprit,其為品牌在 1980 年首次應用渦輪增壓引擎動力技術的量產車款。而「SE」所代表的「Special Equipment」則致敬曾出現在 Type 14 Elite、Type 26 Elan、Elan SE Turbo、Lotus Cortina 和 Elan S3 等經典車型的外觀套件。
首度抵臺亮相的 Lotus Emira Turbo SE,在動力上搭載 Lotus 2.0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並搭配 8 速雙離合器變速箱(DCT),最大馬力可達 400 匹 ,峰值扭力則為 48.9 公斤米,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可在 4.0 秒完成,極速則可達到時速 290 公里。
導入國內的 Lotus Emira Turbo SE 車型,將 Lotus Driver Packs 套件列為標準配備,可依車主需求喜好、擇一選用 Tour 或 Sports 系統底盤調校與懸吊設定,此外還具備經過升級優化的兩片式通風鑽孔煞車碟盤和彈射起步功能。
Lotus Emira Turbo SE 擁有更為強化運動跑格的外觀設計,其中包含了 Zinc Grey 鋅灰色外觀車色,以及專為此車型打造的緞面灰色 20 吋 V 輻鍛造鋁圈,並搭配紅色剎車卡鉗、飾於車身 C 柱旁 Emira Turbo SE 車型銘牌飾板,同時在圓形 Logo、品牌字標與排氣管尾飾管等處亦選用黑色套件、內裝則選用 Alcantara 麂皮車頂,進一步提升車艙質感與競技氛圍。
繼 Honda 小改款 Civic 在海外多個市場登場後,台灣本田在 3 月初的媒體春酒中,於國內首度亮相了小改款 Civic e:HEV 實車,同時預告會在 4 月時正式發表,不過並未對新車透露其他相關詳細資訊。而在近期台灣本田則發出邀請函,確認了小改款 Civic e:HEV 會在 4 月 15 日來發表,屆時價格是否還會維持高單價設定也值得來關注。
於 3 月初首度亮相的小改款 Civic e:HEV,外型上也延續海外市場更新的工程,除了有新的車色選擇外,最主要變化就在於車頭設計,換上與 Civic Type R 相仿的設計,兩側進氣口從原本的類似 C 字型改成直列式,而下氣壩也從原先的橫向格柵換成網狀,同時水箱護罩也有微幅修飾,蜂巢式的設計範圍更加寬廣,至於車尾的設計則未有太大更動;另外足下輪圈則換上新款式、18 吋消光切割式的設計。
參考海外市場車型規格,小改款 Civic e:HEV 動力上也延續原先設定,搭載 2.0 升 Atkinson 循環引擎搭配電動馬達來驅動,馬達具備最大 184 匹馬力與 32.1 公斤米扭力,而國內要導入 1.5 升渦輪動力的可能性並不大,同時未來 Honda 在國內的新車應當都會是以油電動力為主。
在小改款 Civic e:HEV 於國內亮相之時,車內部份並未給媒體來拍攝,不過根據海外市場的車型,新車所配有的 9 吋車機系統不僅支援 Honda Connect 智慧聯網,還導入了 Google 車載系統,屆時可透過 Google Assistant 來用語音設置導航、播放音樂、調整車內溫度等等,另外 Google Map 能提供即時的交通資訊,而 Google Play 可以下載許多應用程式。
以日本市場小改款 Civic 的更新來看,Honda Sensing 輔助系統進行了強化,包括 CMBS 碰撞緩減煞車擴大整體偵測範圍,另外 ACC 自適應巡航則優化上下坡時的煞車控制,並調整了起步和跟車時的加減速,而 LKAS 車道維持輔助則改善直行和轉彎時的控制,提高整體車道的維持性能。
共
50,604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