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maken(youzigo)

2010/11/17 10:45:26

發文

#2834514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afka999 (亞典波羅) 所寫
INSIGHT的產品訴求跟PRIUS應該還是有些差異吧....
無論如何希望最後能有個好的價格囉😇😇😇


兩者車型相近,車體大小相近,車室空間配置相近,同樣強調節能低公害,同樣搭配前麥花臣後拖曳臂扭力樑懸吊……
這樣的兩款車,訴求何差異之有,在下願聞其詳。
insight甫推出時,就是以較低價格hybrid車款作為主打的,頭號對手就是直指prius。

難不成這個訴求是,以較低的價位可以買到節能程度略差一些的hybrid?
前往討論:好想念在日本開的INSIGHT,不知道台灣要賣多少錢?


maken(youzigo)

2010/11/17 08:54:04

發文

#2834244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hybrid civic和fit在日本本土都有上市。
u-car都報導了,說10月份前者僅銷售270輛,但後者的訂單長紅。(註一)

至於insight,去年一度站上日本單月份自動車銷售冠軍,但自從三代prius在日本上市後銷量就大幅下滑。今年1~9月累積售出33895輛(同期間prius售出271436輛),10月份則跌出排行榜30名外,賣了幾台不清楚,但因為30名的車款售出1557輛,因此insight銷量肯定在1556(含)以下。


註一:hybrid fit 受訂狀況踴躍是很可以想像的,因為fit在日本的銷量原本就很好。從去年五月至今,一直都是prius位居銷售冠軍,fit位居亞軍。
前往討論:好想念在日本開的INSIGHT,不知道台灣要賣多少錢?


maken(youzigo)

2010/11/17 08:32:14

發文

#2834192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insight的操控有什麼理由「應該樂勝」prius?去年底PriusClub那邊有站友分享日本方面insight、prius 15吋圈款、prius 17吋圈款、golf VI的集評影片(該影片youtube已移除),結果是golf最佳,prius 17吋圈款次之,insight又次之,prius 15吋圈款敬陪末座。而motertrend的集評中,則清楚地寫著prius(17吋圈款)水平加速度可達0.82 g,insight(16吋圈款)則為0.79 g。motertrend的影片在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cw4V91D4U&NR=1

2.如果說hybrid是「過渡」產品,那純傳統動力汽柴油引擎車款,就該稱為「過時」產品了是吧?

3.為了研發hybrid,各大車廠投注了多少時間和資本,這個居然能用「意外」兩字輕描淡寫帶過,確實令人意外。
前往討論:好想念在日本開的INSIGHT,不知道台灣要賣多少錢?


maken(youzigo)

2010/11/15 23:10:27

發文

#2829770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是入門版insight賣到百萬上下的話……
沒皮椅、沒後座扶手、僅雙喇叭、不知道有沒有VSA和六氣囊,
這樣的配備編成我覺得恐怕很難賣。
有多少人願意花了百萬買部舒適性配備等級比起隨便一輛六、七十萬國產車都還陽春的車款?
前往討論:好想念在日本開的INSIGHT,不知道台灣要賣多少錢?


maken(youzigo)

2010/11/14 19:25:47

發文

#2824338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Insight要賣多少,要先看臺灣引進的是哪一款吧。
在日本,insight由低到高共有G、L、LS三種等級,「未稅價」分別是日幣180萬、1971429元、2123810元起。
合算台幣約65萬、71萬、76.5萬。

全車系僅標配雙氣囊,要側氣囊和側氣簾一律要另外加價選配,無膝部氣囊。
L等級以上標配HID;
LS才標配VSA (低中階款可選配);
smart key系統一律「選」配;
導航、DVD、藍牙一律選配;
G款標配雙喇叭、中高階款標配四支喇叭;
頂級款方可「選配」皮椅;
L等級以上標配後座扶手;
全車系標配15吋鋁圈,頂級款可選配16吋;
而如果是全配版LS款的話,要價也達到290萬日幣,合算新台幣約 104萬。

日本官方配備表在此:http://www.honda.co.jp/INSIGHT/webcatalog/equipment/list/

這樣的配備編成,你覺得臺灣該引進怎樣的版本?
如果是未稅價65萬台幣那款好了,等到加個關稅、貨物稅等,在台灣得賣多少?而且這還是一輛沒皮椅、雙喇叭、僅雙氣囊、也沒VSA的車?
如果加到與台規prius相近的配備等級:選配DVD、GPS、藍芽、六氣囊、皮椅、16吋圈,那就差不多是「全配」版了。百萬上下價格加上關稅與貨物稅,要賣到多少錢?

我也有興趣知道臺灣本田會怎麼做。
前往討論:好想念在日本開的INSIGHT,不知道台灣要賣多少錢?


maken(youzigo)

2010/09/05 08:04:47

發文

#2553067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對樓主的算式有點意見:

1.油錢加保養一年72000是怎麼算出來的?以一年跑兩萬公里來算,altis油耗數據為18.2 KmPL,我以實際表現14 KmPL來算,那一年油錢差不多是20000/14*30 = 42857。每一萬公里保養一次,每次粗估2000元好了,那一年保養費是4000。因此,每年油錢加保養費用係46857,五年下來是234285;和樓主所稱每年72000、五年36萬有相當差距。

2.停車費和回數票一個月要用掉四千元的,在全國用車人口中所佔比例可能不是那麼高吧?

3.您「洗車打蠟」的算式似乎前後兜不攏。但無論如何五年下來要花十五萬來洗車打蠟(平均一年三萬)的人,應該僅佔極少數。

另外,如果真是每年油錢加保養會高達七萬、每月停車費與回數票要花掉4000元的族群,那應該也表示他們真的是相當需要用車的族群吧?既然那麼需要用車,大概也不可能考慮什麼計程車一類的選項了。
前往討論:開車族真得要有本事!


maken(youzigo)

2010/08/28 11:40:30

發文

#2523342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相關報導請見日本「中日新聞」報導http://www.chunichi.co.jp/article/car/news/CK2010080802000141.html

2.如blhsing所述:所謂Fit Hybrid 與Insight 30KmPL、Prius 38 KmPL的驚人數據,都是以日本10-15模式測出來的。這種模式所測得數據與美規或者歐規數據都頗有一段距離。

3.一般版Fit最低價格為119萬7000日圓,10-15模式下的燃油效益是24KmPL,hybrid款大概貴了40萬日圓。

4.如果Fit Hybrid和Insight的空調同樣採用皮帶驅動壓縮機設計的話,很可能同樣會有車輛停等引擎自動熄火時、空調也跟著暫停作用的問題。
前往討論:新聞~fit油電混合售價58萬(詢問)


maken(youzigo)

2010/08/24 15:42:10

發文

#2506050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根據autoblog的報導,這款車所稱的四驅,其實意指柴油引擎驅動前輪、而馬達專司驅動後輪。與一般所稱的四驅不太相同。
請見:
http://green.autoblog.com/2010/08/23/peugeot-launches-3008-hybrid4-worlds-first-production-diesel-t/
前往討論:柴油電終於量產上市了


maken(youzigo)

2010/08/23 19:27:25

發文

#2502107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那以車主來說,
如何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前往討論:車子為何會發生「自燃」?


maken(youzigo)

2010/08/23 19:11:06

發文

#2502036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抱歉看錯了,應該是有請「窮學牛」Kom君才是……
前往討論:車子為何會發生「自燃」?


maken(youzigo)

2010/08/23 19:06:15

發文

#2502008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有同為gti車主的網友把備份的相片重新貼上來了,貼的是火已經撲列後的狀況: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86&t=1717842&last=21837403

FireGl君,在車輛未啟動時,引擎室內哪些部位會有可能漏油?漏的又是哪一種油?
還有,光漏油應該還無法燒起來。應該要溫度夠高或者有火花,那麼引擎室什麼部位有這可能?
前往討論:車子為何會發生「自燃」?


maken(youzigo)

2010/08/23 12:29:41

發文

#2499686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發文者原本有寫明事情經過,同時附有照片;但後來把內容改為「恕刪,真的好想哭,詳細內容請待日後補po」並要求管理員刪文,現在已經被移至「資源回收區」了。

其實光看原本的照片也看不出什麼:
1.引擎蓋關著,引擎室冒濃煙。(這是熱心路人照的相片,原po者說的)
2.為了打開引擎蓋滅火,消防員只得敲破駕駛座玻璃。
3.之後就是引擎蓋掀起,裡面一面焦黑的樣子。

然後車子在po文時已經拖回原廠了。
前往討論:車子為何會發生「自燃」?


maken(youzigo)

2010/08/20 18:51:12

發文

#2488729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主被動安全配備齊全,比polo來得好。
2.座椅似乎不是皮椅?
3.身高170的人坐在後座,膝蓋到前座椅背約還有「一個拳頭」距離--也就是說大概還有9-10公分,不是很寬裕,但可以接受。
4.影音配備不知道怎麼樣?
5.空調不曉得為何種空調。
6.所有方向盤快捷鍵一律取消,算是小小的缺憾。
7.有車用通訊系統和定速功能嗎?
前往討論:太古標達推出JETTA 1.6 祭出82.8萬的現金價


maken(youzigo)

2010/08/19 08:51:05

發文

#2479233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先幫大家把以前口誅筆伐hybrid的常見論調一併提出來,省事點:

1.電池沒幾年就要換,換一次要幾十萬元。(註一)
2.這車還是要燃燒汽油,一點都不環保。
3.和M'car 1.3、Fit 1.5、Fiesta 1.4等車相比,省的油錢不曉得要開多少里程才能補回價差,會買的人是盤子。(註二)
4.油耗數據沒有把充的電能算進去。
5.打死都不會買這種過渡產品。
6.處理電池更不環保。
7.維修保養不能到外面的店家去,很不方便。
8.多一個系統,故障的機率一定也比較高。
9.油電車只是有錢人的玩具罷了。
10.以下請網友自行發揮補充……


註一:toyota的HSD電池報價早已證實沒那麼高,但許多自以為清楚的人還是常常在網路上亂講。至於insight的動力電池報價目前不清楚。
註二:先前常見拿prius和vios或者altis相比;那麼以insight 1339 cc的排氣量,拿來和M'car、Fit、Fiesta相比也不過份吧。
前往討論:Honda Insight要賣多少錢


maken(youzigo)

2010/08/18 10:06:55

發文

#2473733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我有點好奇FireGL君所寫prius油耗22KmPL的數據是打哪兒來的。德國toyota網頁寫的數據和英國whatgreencar的數據同樣都是3.9L/100 Km,相當於25.64KmPL。這德國與英國的數據,應該是歐盟測試數據吧?美國toyota網頁的數據和美國whatgreencar的數據同為50 MPG,相當於21.26 KmPL。但不管是歐洲網頁的數據或者美國網頁的數據,都沒見過prius 22 KmPL這種油耗數據。

2.從去年七月至今年八月10日,臺灣一般進口小轎車銷售統計如下:golf 3819輛、mazda2 1386輛、sx4 1371輛、i10 1066輛、fiesta 955輛、prius 941輛、passat 872輛、gen2 542輛、mazda6 504輛、308 146輛、polo 97輛。prius賣得如何?確實不怎麼樣。但如果要說是慘兮兮的話,個人認為這標準似乎嚴苛了些,後面會有一大堆車款排隊……

4.對hybrid較欠缺認識的潛在買家,可能會覺得「花高價買小排氣量汽油引擎」是很難理解的行為。如果這種情形真的存在且影響購買行為的話,那麼insight以其1339 cc,比前代prius更低的排氣量,此一可能造成負面印象的要素可能不利於其行銷。
前往討論:INSIGHT引進台灣有沒有吸引力呢?


maken(youzigo)

2010/08/17 15:05:00

發文

#2470557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2010年1-6月日本新車販賣統計:

本田:250898
馬自達:94691
三菱:37978(不含fuso)
日產:264001
鈴木:31568
豐田:848184
進口車:97282

資料來源:日本自動車販賣協會連合
前往討論:2010上半年全球汽車銷售排行榜


maken(youzigo)

2010/08/16 20:59:31

發文

#2466913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再次提醒一下:這26 KmPL的成績,是以日本10-15模式測出的。
有興趣的請自行到nissan官網瀏覽一下。
前往討論:NISSAN New March 26km/L


maken(youzigo)

2010/08/14 19:43:28

發文

#2456959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再次呼籲,雨天行車縱向抓地力下滑(影響煞車),橫向抓地力也打折(影響直行與轉向穩定性),再加上水膜達2.5公釐以上隨便都有水漂的可能,請減速慢行以策安全。

http://forum.u-car.com.tw/forumdetail.asp?forumid=153832
前往討論:(轉貼)雨天請慢行,某車在國道失控撞護欄畫面直擊 趴吐


maken(youzigo)

2010/08/14 19:31:56

發文

#2456907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車輛也是一種商品,怎麼可能「撇開價格而猜測它的銷售」?

2.個人猜測:會購買小型車的人,往往對於車價、以及多出來的車價所多購買到的各種有形無形的「東西」會更加錙銖必較。以中日新聞的報導而言,一般動力fit入門價近120萬日幣,hybrid款多40萬,等於是車價攀升了1/3、而燃油效益提升1/4;以之前經常聽到拿來口誅筆伐prius和hybrid的論點,「省得油錢不曉得要開多少里程才能補回價差」。

3.同樣根據那篇中日新聞的報導,豐田的hybrid Vitz(亦即yaris)估計明年上市,燃油效益可望達到40 KmPL的水準(日本10-15模式)。

4.以複合動力車款而言,在一定程度內,只要它所搭在的動力元件相同,相異級距車體的油耗表現似乎相去不遠。甫獲得WhatGreenCar「2010年度環保車款」頭銜的hybrid Auris,雖然其車體比prius短了20公分,但二者動力元件庶幾相同,燃油效益也幾無分別。以insight和hybrid fit來說,它們的燃油效益在中日新聞的數據也完全一致。而以未來的hybrid vitz而言,10-15模式下40 KmPL的成績,其實也和prius的38 KmPL相去無幾。
前往討論:HONDA Fit Hybrid 32.0km/L


maken(youzigo)

2010/08/14 13:59:38

發文

#2456059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樓主給的網址是去年聖誕節的資料,但中日新聞的卻是今年8月8日的報導,而且看到的日本報導其數據大概也都寫30 KmPL,因此我認為30應該比較可信。

2.目前日本honda並無hybrid fit的資料,可能還是等它正式發表才能當準吧。
前往討論:HONDA Fit Hybrid 32.0km/L


maken(youzigo)

2010/08/14 13:10:18

發文

#2455959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按照頂樓的圖片,以及日本「中日新聞」的報導,Hybrid Fit的燃油效益並非32 KmPL,而是30。中日新聞的報導請見http://www.chunichi.co.jp/article/car/news/CK2010080802000141.html

2.提醒一聲:所謂Fit Hybrid 與Insight 30KmPL、Prius 38 KmPL的驚人數據,都是以日本10-15模式測出來的。這種模式所測得數據與美規或者歐規數據都頗有一段距離。

3.一般版Fit最低價格為119萬7000日圓,10-15模式下的燃油效益是24KmPL,hybrid款大概貴了40萬日圓。

4.如果Fit Hybrid和Insight的空調同樣採用皮帶驅動壓縮機設計的話,很可能同樣會有車輛停等引擎自動熄火時、空調也跟著暫停作用的問題。
前往討論:HONDA Fit Hybrid 32.0km/L


maken(youzigo)

2010/08/07 23:51:15

發文

#2425741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peter1963 (Dreamer) 所寫
TRC, VSC 這類的可以防止雨天意外!


恕我直言,這種認知恐怕是很危險的。
循跡控制系統的基本動作是在加速過程中降低引擎輸出並控制煞車系統讓車輪不再打滑;
穩定控制系統的基本動作是結合ABS對單側(後)輪進行煞車動作以修正轉向過度、轉向不足的問題。
但任何較正式的文獻都會告訴使用者,這些電子系統只能輔助駕駛者,不能保證絕對安全。
尤其是水漂,這種現象一旦發生,就表示車輪根本不在地面上,直到「出水漂」前,不論是提供動力或者提供制動力,都幾乎可視為無作用。
前往討論:雨天行車雜談


maken(youzigo)

2010/08/07 08:50:47

發文

#2423510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水漂(hydroplaning)發生時,輪胎是「完全」離開地面、抓地力全無的,
其發生速度並不高,
只要積水達到0.25公分(2.5mm),同時車速達到胎壓的「水漂臨界速度」,就可能發生水漂現象。
30 psi的水漂臨界速度是90.7 KmPH,36 psi是99.96 KmPH,40 psi則是105.6 KmPH。
換算的公式是16.66乘以(胎壓的1/2次方)。
我想可能很少有人把胎壓打到40 psi以上的吧?打到36以上的可能都不多了。
換言之絕大多數車輛在「路面已有水膜」的雨天中,如果車速在100 KmPH以上,都可能發生水漂。
因此雨天行駛,別仗著自己輪胎略好一些、車輛操控性稍好一些,
就堅持「以最高速限、甚至不被抓超速」的速率行駛。
前往討論:(轉貼)國道下雨天衝太快的下場


maken(youzigo)

2010/08/07 08:30:59

發文

#2423499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向這種極度惡劣、極度危險的駕駛行為,
在下認為只要抓到乙次,
即使沒釀成車禍,除以公共危險最議處外,
也該永久吊銷駕照。
前往討論:(轉貼)990805國道三又有逆向高速狂飆的危險駕駛


maken(youzigo)

2010/08/05 08:08:16

發文

#2411154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oney0394 (Money) 所寫

km/L 的特色是數字越大,越容易因為小小的改變而增加
L/100km 的特色是數字越小,越不容易繼續縮小
比如5L/100km已經是20km/L,但4L/100km馬上爆增到25km/L,L下降1,km卻上升5!
文章本身應該是在突顯豐田愛玩文字遊戲罷喏


台灣哪一家車廠用的不是KmPL?
如果豐田用KmPL是玩文字遊戲,所有車廠都在玩文字遊戲,包括號稱省油的各種柴油車款。
前往討論:【轉貼】別被好看的油耗數字給騙了!!!


maken(youzigo)

2010/08/04 23:49:16

發文

#2410467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F1車輛沒有一般市售車的「引擎散熱風扇」,
兩者情形不同。
前往討論:超跑開太慢的後果


maken(youzigo)

2010/08/04 22:03:37

發文

#2409657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先回應auto-online的這篇文章:
1.在台灣,大家習慣使用的單位就是KmPL;能源局的油耗測試數據表示方式也是如此;因此車廠自然也用這樣的方式表示,每家車廠都一樣。我看不出來這有什麼稱得上「取巧」或者「騙」的意謂存在。要不然,go車誌的測試也在取巧?之前部分車廠的省油競賽數據也是在騙?慣用MPG的美國也是取巧?
2.不管是「每公升可行駛里程」或者「每百公里需消耗多少燃油」的表示方式,實際上車主在計算燃油消耗量、或者閒著無聊要核算「節省多少燃油消耗」時,都要經過換算。而經過換算程序後,最後的結果理論上會十分接近;那麼,究竟在哪邊有取巧、投機、瞞騙的情事出現?
3.「每百公里消耗燃油量」的表示方式另有一項問題:原本就容許一定程度的誤差。比方說,如果顯示4.5 L/100 Km;其所謂4.5L可能多達4.54公升,也可能少到4.45公升。如此,其KmPL值就可能介於22.02643172至22.4719011之間。換言之,就包含2.022431%的誤差範圍。油耗數值越低,這種誤差範圍就會越大。因此以個人來說,我還比較喜歡KmPL的表示法。
4.auto-online以前就沒有報說哪款車油耗數據(KmPL值)如何嗎?又沒有因為哪款車KmPL數據漂亮而稱讚它「省油」嗎?

其次離題回應關於prius的疑問:
1.關於油電車跑高速公路的油耗,別的車款我不清楚,但以三代prius來說,定速100KmPH時大概在25KmPL上下;定速110KmPH時大概在23.7KmPL上下。以上所述時速係「真實速率」、非表速。至於我為何知道是「實際速率」,請參閱底下的網址連結。
2.其它hybrid車款的複合動力電池情形如何我不清楚,但以prius的HSD電池而言,其設計乃「與車同壽」。儀表上所顯示的電池電量實際上是SOC從40%到80%之間的狀態。也就是說當儀表顯示電池快沒電時,其實還有四成以上電量;當儀表顯示滿電時,實際上也只充至八成多。在這種無過充過放、又始終有所散補的情形下,電池恆處於活化、且穩定的狀態中,因此可以大幅延長壽命。在台灣prius club上有位車主以行駛逾十萬公里,油耗表現仍在20 KmPL以上,足見其耐用程度,更別提其它國家跑三、四十萬公里者大有人在了。
3.關於保養,本人自備機油;除機油費用外,1000公里保養費是「零」,一萬公里保養費是「194元」。很貴嗎?
4.真的建議,如果對hybrid或者prius不夠瞭解的話,就別隨便發言誤導網友。

如果想要瞭解prius的車主第一手使用經驗,請參閱: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1178935&r=3&p=1
前往討論:【轉貼】別被好看的油耗數字給騙了!!!


maken(youzigo)

2010/08/02 19:24:56

發文

#2396857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奇怪,進口車銷量表中,
怎麼好像沒看到mazda6?
前幾個月每個月大概都還排在「一般進口乘用車」6~8名間的,
是資料漏了嗎?還是……
前往討論:8月2號了有沒有這個月汽車的銷售數量?


maken(youzigo)

2010/07/15 11:17:26

發文

#2319008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就怕許多人根本不知道這26 KmPL的數據是10-15模式測得的,還看到26 KmPL就歡先喜地。
在日本官網也列出了,如果是以日本另一種模式(內容不詳,但反正不是美規或歐規)測試的話,最佳油耗值馬上就掉到22 KmPL。
前往討論:日本版,新 march ,正式發售 !


maken(youzigo)

2010/07/14 23:25:51

發文

#2317608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剛剛到日產日本網站看了一下,
確認了,這26 KmPL的數據,
確實是以10-15模式測出來的。

以這種模式測,三代prius甚至可以達到38 KmPL的成績,
但問題是這種數據偏離正常使用狀況太遠,
欠缺藉以推估實際使用狀況之效度。
前往討論:日本版,新 march ,正式發售 !


maken(youzigo)

2010/07/14 23:15:44

發文

#2317520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就像是許多人要質疑小改Altis的油耗數據是何種測試方式一般,
我也有點好奇March的數據是根據哪種方式測出來的。
如果是「日本10-15模式」的話,
那麼其數值可能會是實際使用值的1.5倍。
前往討論:日本版,新 march ,正式發售 !


maken(youzigo)

2010/07/13 00:09:39

發文

#2310063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剛好我也在看有關柴油廢氣處理機制的文章。
找到了幾篇關於柴油引擎廢氣淨化裝置的文章,其中第二篇還有簡圖,有興趣瞭解一下的自行下載看看吧。
這幾篇文章一篇是元智大學徐業良教授所撰、一篇是TINS網路教師社群的文章、另一篇作者不詳。雖然都是三、四年的文章,但其中所提到SCR裝置,甫推出的Benz S350 BlueTEC也還在使用,而且許多柴油車款甚至尚未配備此一系統(國內的柴油車款似乎都沒有),因此應該也還不算是「過時」的技術文件吧。

1.http://www.4shared.com/document/aByMj-vD/_online.html
2.http://210.240.85.134/xoops2/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8
3.http://www.4shared.com/document/wcPHAYKH/_online.html

簡單地說,柴油引擎在排污上,與汽油引擎相比:碳氫化合物較少,但碳微粒子多、氮氧化物也多。
碳微粒子是造成「烏賊車」的原因,也有致癌之虞,解決之道是DPF。
氮氧化物是空氣污染煙霧和酸雨的來源,SCR就是在車上裝置尿素,藉以與廢氣中的氮氧化物化合成為無害的氮氣和水;但徐教授和TINS的文章都表示,其缺點在於「每行駛12000~16000英里,必須添加5~7加侖尿素」。
前往討論:日產新柴油,日本發表 !


maken(youzigo)

2010/07/10 22:34:21

發文

#2302343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保固是四年或12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
樓主說的兩年或四萬公里,是指附贈的「保養方案」,不是保固。
前往討論:2年或4萬公里?


maken(youzigo)

2010/07/06 00:27:59

發文

#2284358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其餘部分姑且不論,
單就以較新規格引擎搭配CVT所造就的燃油效益提升而言,
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至於其餘……
想要更加操控性的,請選以操控見長的車主(雖然即使人稱底盤與操控優秀的civic8我覺得和mazda6 2.3s比還是明顯「浮」);
想要更多安全配備的,請選主被動配備齊全的車款。
前往討論:ALTIS 新動力! DUAL VVT-i + CVT無段變速


maken(youzigo)

2010/06/16 22:45:57

發文

#2220160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insight算是「輕度」hybrid車種,
但車輛靜止間引擎熄火仍是hybrid的共通特色。
如果是prius的話,只要放開加速器,絕大多數時間引擎都會自動熄火。
新(下)一代潔淨柴油車款也會援用靜止間熄火設計。
前往討論:要 fit 給 insight 你說奇怪不奇怪


maken(youzigo)

2010/06/14 23:19:00

發文

#2213995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即使是在日本,目前ev銷量也很有限。
三菱的i-MiEV也是今年才量產,而且限於電池模組的關係,一年產量初期計畫僅在三萬輛上下。
日產的Leaf在日本根本還沒上市,目前僅在「預售」階段。
前一批plug-in prius(其實那也不算純EV)也不算是量產版,比較像是實驗性質特仕車款;只生產了500量。
前往討論:油電混合車繼續熱賣! 日本5月銷售.


maken(youzigo)

2010/06/13 16:31:40

發文

#2209451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以下是日產網站的資料:
1.在日本方面,四月一日開始接受預定,12月才正式開賣。
2.價格設定:376萬日幣。
3.利用快速充電的話,半小時可充至80% soc。
4.極速可達140KmPH。
5.電池在使用5~10年後,估計可能還有70%~80%的電池容量。日產尚未公布電池單價。

以下是u-car上的報導資料:
1.續航力:160 km。
2.利用家用200或220伏特電源充電的話,八小時可充飽。充電設備由「合格的專業技師就車主住家進行評估再加以安裝」。

以下是個人評估:
1.「最高走行距離160 km」是在什麼條件下?冷氣、音響、大燈是開著還是關著?又,是用怎樣的速率?如果這數據是在「低速、定速」情形達成的,那麼真實道路上的不斷加減速,所消耗的能量就會多得多;而且一旦行駛速度比「最大續航力速度」高,按照力學原理(動能 = 1/2 質量 * 速度平方),耗能就會急遽增加、續航力便嚴重縮減。
2.即使快充也要逾半小時。用車人必須要很有閒情逸致。
3.電池常處於大量充放電過程中,耐久性可能需要評估。而快速充電更有加速電池老化之虞。
4.臺灣目前沒有快速充電設施,而且根據「家充設備也得另外安裝」一點看來,要能找到地方充電並非易事。
5.日本定價376萬元,如果真引進臺灣,那價格大概也低不下來。因此,買家要能接受花上不斐價格買一部幾乎僅限上下班或者短程行駛,而且其高單價主電池真的有耐久性疑慮的車輛。
前往討論:[轉貼]Nissan行銷Leaf,硬把Toyota Prius拉下水


maken(youzigo)

2010/06/09 14:50:46

發文

#2196156 IP 242.13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Fit在日本的銷量雖然號稱「緊跟」在Prius之後,
但實際上以四、五月份而言,prius的銷量都是fit的兩倍以上。
四月,prius賣了26482輛,fit賣了12222輛;
五月,前者賣了27208輛,後者11880輛。

至於insight?四月賣了2890輛(排名23),五月則是3156輛(排名19)。

以insight在日本上市之初也曾成為單月銷售冠軍的表現看來,
個人認為它與prius至今所呈現出來的巨大市場接受度差異,
「品牌認同度」應該不會是重要因素。

有興趣看日本那邊統計資料的請見此:
http://www.jada.or.jp/contents/data/ranking/index.php
前往討論:油電混合車繼續熱賣! 日本5月銷售.


maken(youzigo)

2010/06/07 13:00:06

發文

#2187139 IP 35.1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台灣目前貨物稅減半優惠的條件是「必須能以純電力模式行駛」。insight並不符合此一標準,因此若是進口,貨物稅無法享有半額優惠。

2.insight在日本分三個等級。最便宜的G型189萬日幣,最高檔的LS型221萬日幣。但是,只有雙氣囊,僅頂級款標配穩定控制系統;喇叭僅四顆;smart key system、藍芽、DVD需另外選配;頂級型鋁圈為16吋圈,輪胎是185/55/R16規格;中低階款鋁圈為15吋圈。

3.日本insight的配備表在此:http://www.honda.co.jp/INSIGHT/type/equipmentlist/index.html

4.按照www.whatgreen.com的數據,prius油耗4.0L/100Km,insight油耗4.4L/100km。
前往討論:Honda Insight 確定引進!!!


maken(youzigo)

2010/06/06 12:34:54

發文

#2184037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11君所提的「電池交換」概念,確實也曾被提出討論過。
不過這個scheme也是有幾個問題還懸著待解決:

1.如果要「可交換」,電池組必須設計為模組化。而且是「可方便抽換」的外顯模組。這個在高壓電安全上,有所疑慮。
2.純EV車的電池又大又重,要以人力「安全地」執行抽換動作難度實在很高。而如果要設計成可以用機械抽換,又要增加相當可觀的成本。
3.電池交換,意味著你的新車電池有極高可能要和別人的舊電池進行交換。而,萬一你換到某個瑕疵電池出狀況時……另外在EV上,電池是高價格比例的核心元件。(註一)目前無法評估人們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交換方案。

註一:以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質疑prius一棵電池要價「幾十萬元」。在這些人眼中EV的動力電池大概要價上百萬吧。
前往討論:電動車的缺點...


maken(youzigo)

2010/06/06 08:08:07

發文

#2183685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純電動車(EV)目前所知優缺點:

優點:
1.行車過程零排污。
2.無須倚賴石化燃料。(但其電力來源需另外評估)
缺點:
1.充一次電可行駛里程偏短。(註一)
2.充電費時。即使是快速充電站,以Leaf這種電量的車來說也要20分鐘才能充到八成soc。(充電站可以附設咖啡座讓車主消磨時間)
3.電池佔據許多車體空間。
4.電池常處於大量充放電過程中,耐久性可能需要評估。(註二)
5.上哪裡找快速充電站?
6.如要普及(實用化),必須投入極高資源全面改變行車能源供應方式。

註一:即使是目前宣稱續航力最遠的納智捷ev+,也只能在40KmPH狀態下達到走行350km表現。如果是在真實道路上不斷加減速、速度高於40KmPH、開空調、開音響、開頭尾燈狀態下,它又能走多遠?停車起步或者煞車再加速,所消耗的能量比起維持定速多得多;而按照力學原理,只要開到時速60KmPH,其耗能就會是40KmPH時的2.25倍,可行駛距離也就縮短到僅剩不到160km。

註二:為了盡可能提高續航力,EV車無法像hybrid車一般、讓電腦控制電池實際soc僅在40%~80%之間充放。以後者的情形而言,由於恆處於無過充過放、但卻不斷有所散補的狀態,因此才有辦法作到hsd電池號稱與車同壽。
前往討論:電動車的缺點...


maken(youzigo)

2010/06/05 11:00:40

發文

#2181190 IP 253.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一定要有六氣囊、穩定控制系統、4WD的SUV的話,
suzuki的grand vitara倒也可以考慮。
這車平均油耗和納智捷suv相同、車身較小,但車價也便宜了15萬。

要不然,rav4和rogue也是可以考慮。
尤其rogue全車系都有六氣囊、穩定控制系統、4wd,車身尺碼與納智捷較接近,
入門款比納智捷有上述配備的便宜20萬,
平均油耗每公升還可多跑3.7公里。
前往討論:捺A安捏~! LUXGEN SUV的油耗怎這麼慘,買"SUV"就一定要認命嗎?


maken(youzigo)

2010/06/04 21:42:12

發文

#2180228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補充:

Apola頂級款,U-CAR在「報導」說有恆溫空調,
但在「新車資料」部分僅表示有空調。
不知何者為真。
前往討論:入門售價39.8萬與56.8萬元,勝榮宣佈國產Fresh與Apola上市


maken(youzigo)

2010/06/04 21:37:58

發文

#2180216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apola頂級款定價60.8萬。

乍看之下,這車之相關優點如下:
1.主被動安全配備齊全(但不確定車身結構如何)。
2.價格低廉。
3.配有定速、方向盤音響控制、八支喇叭。

不利點:
1.維修點恐怕比較少。
2.車身尺碼以2.0而言偏小,軸距亦短,車室空間表現堪慮。
3.四速變速箱,比自家小弟Fresh還不如。
4.僅配備「單片CD」。
5.無恆溫空調。

不過,如果是把安全性配備視為絕對優先考量的話,這輛可能就會是最抵買的車款了。
前往討論:入門售價39.8萬與56.8萬元,勝榮宣佈國產Fresh與Apola上市


maken(youzigo)

2010/05/19 08:42:26

發文

#2117888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直到今天(2010-05-19)為止,
Golg 1.6 TL/CL在官網的配備表中,
循跡控制和穩定控制兩個系統,
仍然列為「無法配備」項目。

FireGL君所述全系列Golf都有穩定控制,
不知消息來源為何?
前往討論:Luxgen7 SUV 5/18發表!!!


maken(youzigo)

2010/05/16 15:46:29

發文

#2109047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 一部1.4自然進氣、車長3.9 m的小車,要價比同為進口車身份的fiesta 1.4還貴上12萬左右,這樣能抑制國產車價?如果說fiesta還比較有說服力。

2.根據2010-05-16下載的官網pdf檔案,Golf 1.6並無循跡控制系統,更不要說穩定控制系統。
前往討論:[轉貼]小車質感革命,全新VW Polo時尚登場78.8萬元


maken(youzigo)

2010/05/07 20:26:22

發文

#2085734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覆樓主:

既然您已經在youtube上找到一些影片了,
那麼使用「vdownloader」這軟體就可以下載這些影片了。
這軟體是免費軟體,有的版本甚至有繁體中文介面;
你隨便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一堆下載位址。
前往討論:求助~我想找本田Insight和豐田Prius的影片檔


maken(youzigo)

2010/04/09 14:11:01

發文

#1994326 IP 35.1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是無須--也不該--過度美化這碼事。
但是同樣地,也沒有什麼理性的理由刻意醜化這個措施。
前往討論:TOYATO四年12萬公里~讓和泰笑你是傻子


maken(youzigo)

2010/04/09 13:05:15

發文

#1994057 IP 35.1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質疑車商延長保固對消費者不利的話,
那麼我們是不是該推崇、甚至感謝另外一些保固期偏短的廠牌?

質疑這種問題的網友,是不是認為最好都不要有保固?最不會被原廠綁死?
這些人是不是認為沒有保固的廠牌,才是造福消費者?購買短保固期限廠牌的消費者,才是聰明人?
這簡直是「國王的新衣」。

屢次看到好些車主力爭延長保固,甚至過保了還要爭取「善意保固」,
不知為何到了Toyota車商主動延長保固反而成了罪過。

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是因為豐田前一陣子負面新聞不斷影響銷售,
因此和泰要對潛在買家釋出更多誘因。
但是,延長保固這回事「本身」對消費者來說是正向的。

其實某方面我也挺佩服一些發言者,
舌燦蓮花,能把白的講成像是黑的一般。
這些人不去從政真是可惜了他們的天賦,
不過也好在他們沒有從政,因為心中執念歪曲是非的政客已經太多了。
前往討論:TOYATO四年12萬公里~讓和泰笑你是傻子


maken(youzigo)

2010/04/01 19:33:19

發文

#1968773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不是什麼誤會,也不是個案。

我同事在我之後購入Garmin 2610(這已經是近六年前的老機了),
前不久機子故障,他死馬當活馬醫地把主機寄回汐止公司,
結果隔沒幾天Garmin寄給他一台新機(雖然應該是庫存機)。

更早,有單車族使用攜帶式的60cs越野。
車子騎到窟窿上,機器從架子上跌下來,
摔了個五馬分屍。
這網友把機器寄回Garmin,同時抱怨架子固定性不佳。
結果也是收到一台新機。

這種客服,個人予以高度肯定。
前往討論:超級貼心的台灣國際航電Garmin~嗚


maken(youzigo)

2010/03/04 20:36:49

發文

#1882180 IP 251.1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insight油耗表現負於prius一截。
2.insight動力表現也負於prius。
3.insight操控表現也負於prius。(國外有集評影片)
4.insight空間較prius侷促。
5.以目前所知,prius沒有「油門」問題。
前往討論:2010年02月日本乗用車車名別新車販売台数


maken(youzigo)

2009/12/27 11:29:56

發文

#1680733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相關日文報導請見:http://car.watch.impress.co.jp/docs/news/20091214_335827.html

2.這一款原本是以日本的「S級」車型開發出來的,因此輪圈係15吋圈、胎寬也只有185,簧下重量比較輕。樓主所貼的是17吋輪圈款,油耗數據會打點折扣。

3. 57 KmPL的數據確實是可插電式三代prius在「plug-in hybrid」模式下所測得的油耗數據。而在純粹的hybrid運作模式下,其數據是30.6 KmPL,只比一般款式的30.4 KmPL略好那麼一丁點。

4.有所得、有所失。插電式prius確有油耗更佳經濟的優勢,但與一般款相較也有以下幾項明顯的劣勢:售價攀高、行李箱縮小、車重加重(會影響動態表現、車身配重、輪胎磨耗、煞車損耗……)
前往討論:TOYOTA PRIUS PLUG-IN HYBRID CONCEPT !


maken(youzigo)

2009/12/16 08:25:00

發文

#1650238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也不一定市佔率高的就率先喊漲。mazda市佔率高嗎?當時mazda6、mazda2的漲幅可是有目共睹的。

2.國產車中,沒有「標配」ABS的,除了vios外,尚有Getz、i30、Lavita、Livina、Tiida等。再看看這些車款的因應之道如何吧。

3.「安全保障」也是要投資、甚至放棄一些其餘便利、優勢、與自由度的。但是,不見得消費者都有能力或意願投資(分配)更多資源在這部分上。而且,那只是選擇的差異,並無絕對的對錯。就一般人的認知,汽車與機車在事故中,後者的傷殘率似乎比較高吧?那為何還有這麼多人選擇騎機車?為何不立法禁止騎機車?
前往討論:日元升值、加裝ABS 明年進口車、國產車都要漲價


maken(youzigo)

2009/12/12 19:11:24

發文

#1640873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這一台,110V變壓器確實算是「選購配件」。所以,您的標配中沒這項,算是正常。
請參照http://www.garmin.com.tw/products/Nuvi1470T_TWN/index.htm

2.在車上時,可利用點煙器電源充電沒錯。
前往討論:GARMIN NUVI-1470T


maken(youzigo)

2009/12/08 23:32:43

發文

#163118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不錯的車,價格也頗實惠。
稍不滿意之處計有:

1.似乎不是皮椅。
2.單片CD。
3.以這種相對較高的車身來說,無循跡控制系統(更別提穩定控制系統了)算是有些美中不足。
前往討論:六氣囊的包覆,2010年Suzuki SX4五門掀背改款上市


maken(youzigo)

2009/12/05 09:08:11

發文

#1621932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種主題居然會發在「汽車其他綜合討論」版,
我實在很懷疑樓主的語言理解能力。

不要用「其他很多篇也這樣」的藉口當理由,
這種理由只是防衛機制中的「援例作用」罷了。
偷竊是錯誤行為,你舉出100個「別人也偷竊」的例子,
也不能稍改自己偷竊是錯誤行為之事實。

也呼籲管理員積極一點,非相關主題請移到「時事」或「閒聊」區內,
違規者也以版規處理。
前往討論:可恥國營年終3個月起跳


maken(youzigo)

2009/08/29 22:24:01

發文

#1335177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不,當時那款確實是「技術合作」,不光是買台Garmin放上去而已。
當時那款volve配有隱藏式螢幕,也看不到導航主機和天線藏在哪裡,
但敗筆是……Garmin向來為人所稱道的觸控功能也被取消掉了……
前往討論:有車廠會跟GARMIN或TomTom 合作嗎


maken(youzigo)

2009/08/29 21:44:22

發文

#1335037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臺灣上市的Volvo,之前(印象中似乎是三年前)就曾經推出過「內建」Garmin系統的車款。
但「目前」在台上市的車款中,有沒有任何一款標配/選配GPS的車款是和這些專營導航領域的公司合作的,
就要再查了。
前往討論:有車廠會跟GARMIN或TomTom 合作嗎


maken(youzigo)

2009/08/23 17:45:41

發文

#1318295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在美國,GTI售價從23230美金起跳。
合算新台幣連八十萬都不到。
照這麼說來,GTI在台售價會不會是更不合理了?

http://www.vw.com/gti/en/us/
前往討論:八月掛牌數,持續更新ing


maken(youzigo)

2009/08/19 15:42:48

發文

#1307853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想看較清晰規格配備表的網友,可以到autonet網站瀏覽:

http://www.autonet.com.tw/cgi-bin/view.cgi?/news/2009/8/a9080463.ti+a2+a3+a4+a5+b1+/news/2009/8/a9080463+/news/2009/8/19+b3+d6+c1+c2+c3+e1+e2+e3+e5+f1
前往討論:LUXGEN M722T的售價


maken(youzigo)

2009/08/16 00:38:10

發文

#1296661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先幫大家把以前口誅筆伐hybrid的常見論調先一併提出來,省事點:

1.電池沒幾年就要換,換一次要幾十萬元。(註一)
2.這車還是要燃燒汽油,一點都不環保。
3.和RAV-4 4WD相比,省的油錢不曉得要開多少里程才能補回價差,會買的人是盤子。(註二)
4.油耗數據沒有把充的電能算進去。
5.打死都不會買這種過渡產品。
6.處理電池更不環保。
7.維修保養不能到外面的店家去,很不方便。
8.多一個系統,故障的機率一定也比較高。
9.以下請網友自行發揮補充……


註一:既然能把toyota的HSD電池想成「幾十萬元」,那BMW的電池應該想成上百萬似乎比較合理吧?
註二:先前常見拿prius和vios或者altis相比;那麼拿X6-hybrid和有四驅的RAV-4相比也不過份吧?
前往討論:目前馬力最強大的Hybrid X6 Activehybrid


maken(youzigo)

2009/08/15 15:13:13

發文

#129566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前往討論:解開油電vs.柴油心結 Prius vs.308 1.6 HDi


maken(youzigo)

2009/08/14 09:00:58

發文

#1291921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是覺得,
等到實車上市,
真的有「路試」以後再來討論可能比較實際。

否則,當初prius三代以日本10-15模式去測,也可以得到38 Km/L的油耗數據;
但問題是,那種數據除了拿出來打打廣告以外,似乎不切實際。

同樣地,目前「計畫推出」的節能版Golf,或許它真的可以有很出色的油耗表現,
但也不能確定那所謂29 Km/L的數據是否--或者說,有幾成--真的可信不是嗎?

話題推到遠一點,GM最近以230MPG為話題的Volt,
我也認為必須等到實際上市,
真的有路試、清楚它那所謂230MPG背後的背景條件後,
才能拿來和其它車款衡量比較。
前往討論:省油環保一哥!六代VW Golf 1.6 TDI 節能版發表


maken(youzigo)

2009/08/14 01:12:07

發文

#1291570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國外最近也有油耗(包括油費支出)集評,
裡面包含prius、insight、mini cooper、jetta tdi、frusion hybrid五款車。
原網址如下:
[url]http://www.edmunds.com/advice/fueleconomy/articles/153866/article.html[/url]
請自行瀏覽。
我想沒必要幫大家作內容大要介紹了。

國內目前有些汽車媒體進行了一些包含prius在內的油耗測試,
其中包含car news、購車誌等;
而不同家所測出的油耗數據往往頗有差異。
以prius來說,www.buycartv.com.tw的數據是31.214 Km/L,carnews的是21.97;
以308來說,buycartv的數據是20.71 Km/L,carnews的是19.42。
而如果拿autonet前不久的測試來看,prius的表現似乎更加不堪……

而上述的edmunds儘管也僅是另一種測試,
但其測試卻擁有一項信效度優勢:
其測試中,光是「市區」一項,就行使了320公里;
而在統計學上,這最少比較符合大數法則。

回到本篇主題,
雖然我個人不認為銷售數字代表什麼,
但它至少代表了「消費者的選擇現況」。
因此,以八月份1-10日prius掛牌45輛、308排不上榜,
七月份prius掛牌76輛(其中包含少量試乘車)、308僅有10輛的數據而言,
只能說以三代prius上市至今,台灣消費者的「選擇現況」是較傾向它的。
前往討論:解開油電vs.柴油心結 Prius vs.308 1.6 HDi


maken(youzigo)

2009/08/03 20:37:42

發文

#1260188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關於prius的銷售,個人認為:比起二代,三代本身確實比較具有吸引力,
剩下的就是看上它的潛在買家能不能接受那個售價就是了。

我查了一下從2007年7月、到2009年7月間,prius在台灣的銷售(掛牌)情形。
結果發現:
1.過去兩年來,除了本月以外,prius最佳銷售成績為2008年1月的45輛。
2.過去24個月(本月不算),銷售量僅個位數--含「0」在內--的,共有8個月。
3.過去24個月,銷售量從10-19輛之間的,共有8個月。
4.過去24個月,銷售量從20-29輛間的,共有6個月。
5.過去24個月,銷售量高於30(含)輛的,只有2個月。
6. 2009整個上半年的銷售量總和,只比2009年七月略多個2輛。

單看數字,很容易發現2009年7月很可能已經是prius在台上市以來最佳的銷售成績了。
只不過,這真的是新款車子本身的吸引力使然?
還是因為有許多潛在的買家,原本就是打定主意等待三代上市使然?
前往討論:2009年7月份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速報版)


maken(youzigo)

2009/08/03 10:56:19

發文

#1258641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所以,鍵盤君,您因為看到「現在市面上有不少的prius二代」就因此認定「買prius是用來炫耀環保」的嗎?

這在推論過程上,恐怕是犯了「錯誤歸因、驗證偏誤」的毛病。

二代prius在台銷售了多少輛?開不到三年要換車的又佔其中多少比例?他們換車的真正(主要)理由又是什麼?
這可以單純看看二手汽車網、看看ruten、看看y拍,就確知的嗎?
還有,就算二代車主中年份不高就換車的佔了一定比例,我們能據此認定三代車主也是如此嗎?「外部效度」恐怕不佳。

我們當然可以提出猜測,但必須說明那是未經驗證的猜測。

就如,如果是以在下的猜測:我會認為之所以流出一定數量的二手車,「可能」是因為對油電混合車的新鮮感消失、「可能」是因為它後座頭部空間比較侷促(指二代)、需要更大空間的車款、油價回跌、或者其陽春的舒適性配備導致行車過程中的「享受」感欠佳等……但我能說這些「就是」原車主群換車的理由嗎?不能,因為沒有真正進行調查作為支持。

底下這句是綠色兼黑色思考帽思維:
如果真的只是要炫耀環保,那不是應該即使不常開,也要留在車庫裡面,好有機會就拿來說嘴嗎?
前往討論:TOYOTA PRIUS GO車誌油耗測試


maken(youzigo)

2009/08/03 00:18:18

發文

#1257907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鍵盤車手君:

您何以認為prius的車主是買車來「炫環保」的?
您曉得prius車主的經濟狀況嗎?
您又如何知道他們會和您一般,車開個三年就換?
您作過、或者見過類似的調查嗎?

如果說那些好萊塢影星當時蔚為風尚地乘用prius是用以彰顯自己的green意識,這我想多數人能接受。
但在國內,對百來萬售價都嫌貴、東問西問非要問到更低價才肯入主的prius車主群,您直接憑空臆測他們「買prius這種小車來炫環保」,不覺得偏頗了些嗎?

買車,是一種綜合性評估後的決定。
就如您購買Golf會重視操控,但絕對「不只是衡量操控性」一般;即使prius車主中、真的有人將其green特色列為重要參數,但除非prius滿足他們所設定的其餘多項購車條件,否則prius還是不會成為他們的選項。

另外,prius再怎麼小,也還比Focus 5D、Mazda3 5D來得略大;比起Golf更長了20公分上下。行文間是不是避免這種不盡客觀的字句,比較能保有討論區應有的建設性水準?
前往討論:TOYOTA PRIUS GO車誌油耗測試


maken(youzigo)

2009/08/02 07:53:33

發文

#1256014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以「一般」對充電電池的認知去看待prius的HSD電池,會產生疑慮確實是很正常的心理。

然而,只要去瞭解從2004年至今,國內外二代prius車主的使用記錄;並且去瞭解prius對於HSD電量控管(與顯示)的機制,這種疑慮理應可以消除許多(當然,如果不相信那些資料的話,就還是不信者恆不信)。而前述所提的相關資料,一則在更早的其它討論中早已有網友闡釋過,二則現在到priusclub也還看得到。有興趣進行瞭解的請自行搜尋網頁。
前往討論:TOYOTA PRIUS GO車誌油耗測試


maken(youzigo)

2009/08/01 19:20:09

發文

#1254573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看銷售量就知道了』?知道什麼?
如果看銷售量就知道車好不好、值不值得買、有無競爭力的話,在台灣各級距幾乎都只剩toyota稱得上抵買了。

屢次見到toyota在台熱賣時,
大家不是都同意銷售量不代表車子本身價值不是嗎?
怎麼這會子同樣的邏輯不能適用於prius呢?

買VW「比較有fu」?
這是標準的「紅色帽子思考」模式……

同樣一款車,有人喜歡白色,有人喜歡紅色,有人選擇藍色。這裡沒有對錯、正不正確的問題,只有「選擇」與「喜好」的差異。
同樣地,如果真要拿現在在台上市的Golf和Prius相比的話,
有人會偏愛Golf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但另外有些人可能會偏愛Prius的科技感、未來感;
而對那些人而言,Prius才比較「有fu」。
前往討論:TOYOTA PRIUS GO車誌油耗測試


maken(youzigo)

2009/08/01 16:04:06

發文

#1254186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quarry123 (quarry) 所寫
不含保險和領牌的話,
在台灣(只有一種款式)可以談到多少錢? 😞


根據www.priusclub.tw網友的資訊,
「跨區」多問幾家,談到低於120萬的價碼不是難事。
詳情請直接上該網站瀏覽。
前往討論:TOYOTA PRIUS GO車誌油耗測試


maken(youzigo)

2009/07/30 15:08:48

發文

#1249000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覆EVA網友:

我那則回應旨在闡釋「OO系車操控好、XX系車操控不好」這種代表性經驗法則的參考價值不高。
至於舊款mazda6和RS Mondeo之間的比拼,我想這兩款車都已經下市頗有一段時間,再去討論「當年孰勇」似乎意義不大。

如果您真的好奇,當時超越車訊拿這兩款車(原廠)到龍潭TIS去做單圈計時,結果mazda6的成績也比RS Mondeo要快個好幾秒。
前往討論:有人說法國車注重底盤與操控,德國車注重穩定與馬力?


maken(youzigo)

2009/07/30 02:43:53

發文

#1247368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nwoandy (nwoandy) 所寫
法國車比較注重底盤的操控跟扭力吧!!(山多)德國車比較注重底盤高速下的穩定跟馬力吧!!(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這種說法個人認為太過籠統。
類似的思維模式被心理學界稱為「代表性經驗法則」。是一種很容易引發誤判與錯誤認知的捷思法則。

網路常見到有人說「歐洲車操控好,日系車操控差……」云云。
或許這種命題代表一定程度的正確度與比例,但是真要評價一部車、選擇一部車時,我們不會「因為它是歐系車,所以認定它的操控就好」,也不會「因為它是日系車,便就此認定它操控鐵定不好」;而是必須就該輛車的車身配重、車體結構、懸吊設計、懸吊幾何、避震組尼、以及實際駕馭感受等方面進行評價--而這些都和它的「出身」並不直接相關。

舊款mazda6是日系車,406和Laguna是法系車,而Mondeo RS似乎也算是歐系車款;但在auto-online的山道捉對廝殺測試中,後面三款車都被mazda6比下去。足見這種代表性經驗法則,不足以作為實際評估單一車款時的依據。
前往討論:有人說法國車注重底盤與操控,德國車注重穩定與馬力?


maken(youzigo)

2009/07/25 01:25:21

發文

#1229603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其油耗真能達到每公升近30km的水準,
在油耗表現上自然勝過prius無疑。

但要說「環保一哥」,恐怕還是當不起。
至少,它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高於prius。

這邊另外有個網頁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whatgreencar.com/news-item.php?Toyota-Prius-receives-WGC-Award
前往討論:省油環保一哥!六代VW Golf 1.6 TDI 節能版發表


maken(youzigo)

2009/07/12 08:38:31

發文

#1185884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燃料電池車、或者氫燃料引擎車,
雖然具有「行車過程零排污、無須倚賴石化燃料」等優點,
但也具有以下缺點或推廣障礙:

1.氫並不獨立存在於自然界。因此要取得氫氣,必須從其它物質中分解出來。這個過程就很消耗能源。
2.氫氣危險性較高,保存、運送、以及預防事故中發生二次意外的難度(與成本)較高。
3.需另外投資行車能源供給方式。
4.目前全世界沒幾座加氣站,終端用車人使用便利性極端受限。

置於生質燃油……一年前的資料表示:如果把全美國現有可用農地全面改用來生產生質燃料,所生產的燃油總量也只有目前美國本身年消耗燃油量的15%。所以除非使用燃油的方式能有根本性的改變,使用生質燃油策略的效果有限。
前往討論:不可忽視的替代能源 HONDA FCX CLARITY !


maken(youzigo)

2009/07/09 12:26:56

發文

#1176055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關於售價,
個人認為還是要等到7/22和泰正式發表才算數。
翻了幾本汽車雜誌,
裡面對三代prius的可能售價預估從120萬到130萬都有,
看樣子媒體在這方面所獲得得訊息也很有限。
前往討論:三代prius全省預約試乘開始


maken(youzigo)

2009/07/05 19:01:43

發文

#116313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只不過,頂樓數據是2007年的資料,
不曉得2008年、甚至2009年上半年的情形又是如何。
前往討論:凌志(Lexus)北美市場 鬥雙B


maken(youzigo)

2009/07/04 09:37:35

發文

#1160679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ys0124 (雲深不知處) 所寫
咬文嚼字的文章,看似有理,實質上只是把話翻過來反過去說。
如果要當研究性的文章,完全缺乏數據與佐證資料。
若以個案研究法說明(如舉個個案),又僅是個案可供參考.....企業管理可以為之...
不過用於車輛行銷與分析,似有不足。


那在下想請您把話「正過來」說,如何?
您以為「本質」意涵是什麼?有何依據?汽車本質又是什麼?為何如此理解?

前往討論:所謂汽車本質與操控性的關係


maken(youzigo)

2009/07/04 09:34:12

發文

#1160675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覆克里斯網友:

我沒有這層意思。
頂樓的文章只是單純的想要釐清,所謂「汽車本質」到底是什麼,包含哪些概念僅此而已。
提到操控性,是因為看過許多「將操控性等同於汽車本質」的說法,而我個人不傾向如此認定,是故提出來討論。

所謂「汽車本質僅要求最低限度的操控性」,並不意味著「不能要求(較好的)操控性」。那只是說,「(較)好的操控性不是汽車的必要條件」而已。

一件事物除了「本質」以外,可以容許許多其它的附加價值與功能,藉以滿足「對那些價值與功能有所需求的人」。而有些時候,有些人對那些附加價值與功能的重視程度,還會超過「本質條件」。

這就好比,手錶的本質或許僅在報時。但它也可以具有「裝飾」、「凸顯身份地位」、或者「收藏品」的價值與功能一般。而一副高價的機械表,單以計時精準度而言,未必及得上便宜許多的電子計時產品。

也因此,儘管不是汽車的本質,但不代表我們不能要求較好的操控性、較舒適的乘坐空間、較豐富的配備、較討喜的造型、較大的載物量等。只是那些,畢竟不是汽車的本質,而只是「不同喜好傾向者所重視的不同功能與需求取向」而已。
前往討論:所謂汽車本質與操控性的關係


maken(youzigo)

2009/06/13 17:31:04

發文

#1095735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quote=firegl (鍵盤車手1.如果是比較"類似價格帶'的歐系柴油款,油耗小勝,但動力大輸😇
2.三代還沒坐過,當初是Golf+ vs Prius II🙂[/quote]

1.那麼,如果是與類似價格帶的歐系柴油車相較:(1)Golf油號約18km/L,三代prius約26km/l。二者相差44個百分比,已經不是「小輸」了。(2)動力方面,prius縱使未必出色,但已有2.4升汽油引擎車款表現,我想應足敷運用。

2.這篇是在討論prius III,您把前代的毛病說出來,但卻沒說明是「前代的毛病」,不明就裡的網友不就可能會產生誤解了嗎?我想這應該也不是您希望的吧?
前往討論:PRIUS-賞車會


maken(youzigo)

2009/06/13 17:13:32

發文

#1095701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油價價差要開很多年才會回來?但如果是比較「prius和與類似價格帶」的車款呢?需要開多久價差才會回來?還是一開始開就開使賺?
2.三代prius後座頭部空間已明顯改善,FireGL網友不是也知道的嗎?
前往討論:PRIUS-賞車會


maken(youzigo)

2009/06/13 17:07:00

發文

#1095682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次試駕前要先說明啊……

也是啦。
畢竟上次參加的基本上幾乎都知道prius的操駕方式(特別是換檔)。
前往討論:Prius III 5/13 U-car 試乘


maken(youzigo)

2009/06/13 17:00:51

發文

#1095671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目前價格尚未明朗化,很難真的討論。

不過我猜,
既然三代prius整體產品力較二代有所提昇,
配備又齊全,
說不定會吸引原本打算購買其它車款的買家。

畢竟以二代的價位和配備水準而言,
在與其它相近價格帶車款相較之後,
二代prius確實可能讓人會有「要犧牲太多舒適性配備」、
甚至「只是買台陽春車」的感覺……
前往討論:PRIUS-賞車會


maken(youzigo)

2009/06/13 16:54:07

發文

#1095664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場次試駕一圈五分鐘?

有這麼久啊?
難道和上週prius club的試駕路線不同嗎?
上次我們量過時間,繞一圈的時間約莫兩分鐘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樓主怎麼不發到置頂帖那邊呢?
說不定可以抱個獅子回家呢。
前往討論:Prius III 5/13 U-car 試乘


maken(youzigo)

2009/06/11 12:00:48

發文

#1090490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前往討論:5月日本汽車銷售排行


maken(youzigo)

2009/06/09 12:47:35

發文

#1083860 IP 242.13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打哪裡聽說油電複合動力車「不用貨物稅」的?
現行的辦法是「減免一半的貨物稅」,可不是全免。不要以訛傳訛!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另外,質疑現行計畫引進的三代prius「配備有少」的網友們,
請問諸君清楚到底少了哪些嗎?您見過實車了嗎?
6/7所見、即將引進的款式,在國外已經是非常高檔的款式;
prius club會員們還在擔心會因為高配備水準導致售價攀高。

難道一定要引進全配備款式,然後讓價格高到一般受薪階層都買不起嗎?
前往討論:環保有商機!日本油電混合車成為銷售主力


maken(youzigo)

2009/06/07 22:42:14

發文

#107918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prius以生產過程中,確實比一般車款更耗能、更多排污,但只要開超過十萬公里,其結果就顛倒。這是二代prius的數據,但三代的情形我不知道。
2.訂正prius俱樂部網站如下:www.priusclub.tw
3.有關加拿大計程車的事情是事實。以前在mobile 01上也有人寫出來、做過超連結;但「為何」(臺灣)並未有prius計程車,我不知道。我勉強只能猜:以前不久日本的調查數據顯示,現在日本人購車時,大多數人會(優先)考慮油電複合動力車。而實際上,今年四、五月份日本的單月銷售冠軍,就分別由Honda Insight、Toyota Prius奪下。這表示在日本,複合動力系統已經是獲得信任的技術。然而在台灣,絕大部分用車人卻對此一系統充滿「因為欠缺認知而產生的不信任與誤解」;如此,油電複合車如何普及?
前往討論:三代prius試駕心得


maken(youzigo)

2009/06/07 20:48:04

發文

#1078785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mocar123君:

1.如果你說的是30萬日幣的話,那或許差不多吧。
2.三代prius從靜止加速到100km/h耗時10.4秒;從50km/h加速到80km/h耗時4.1(或者4.2?有點忘了)秒。您認為比不上國產2.0房車嗎?還有,實際上複合動力系統的扭力數據,是比3.0汽油引擎還高的。
3.請上www.priusclub.com網站上面看看車主的實際維修、保養經驗。當然如果您不願意在原廠保養維修的話,那麼這一點似乎值得納入考量。
4.加拿大有以prius當計程車的業者,開了40萬公里,其複合動力系統仍正常工作。而它省的油價早已夠他「再多買一部prius」了。如果開得少,那麼當然划不來。
5.您能預知未來五年的油價嗎?您知不知道能源稅可能開徵的事情呢?如果未來國際油價再度高漲呢?還有,所謂「額外多支出的車價」,到底是和哪一款車相較呢?
6.由於您提出的都是早就被談到爛掉的話題,開樓者建議別在老問題上打轉;您可以利用搜尋功能在本站和mobile 01上找到許多回覆您以上問題的文章。
前往討論:三代prius試駕心得


maken(youzigo)

2009/06/07 20:16:04

發文

#1078664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先謝謝coconut君給予好評。

補充一點:「其它配備」還有:抬頭顯示裝置,方向盤音響、空調、儀表板顯至切換快捷鍵。
前往討論:三代prius試駕心得


maken(youzigo)

2009/05/24 19:27:29

發文

#1045791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按照Toyota的官方數據顯示:
兩代的軸距相同。
三代的後座不論是膝部空間、頭部空間,都比二代略有進步。

三代我還沒有機會坐過,不予置評;
以二代來說,我的試乘感受是:後座膝部空間不下mazda6 2.3s,但椅面較短,支撐性較差;另,頭部空間也因為車頂造型受到限制,我身高171坐直頭就幾乎要碰頂子。

這些缺點希望三代能有所改進。
等到六月的prius試乘會,大概就能有第一手經驗了。
前往討論:豐田第三代 prius 即將現身台灣 ! (hybrid)


maken(youzigo)

2009/05/07 18:18:33

發文

#1009605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kt (kk黨) 所寫
回應 eta7751 (josh) 所寫
真的可以認真思考,像之前生質燃油不是也被發現生產過程反而耗能不環保。


從生產一台普通車到它使用到壽終正寢,所產生的汙染總和,遠低於,
生產一台油電車 和電池 和它平時使用的電力補充來源、所產生的汙染總和 。



我不知道您的資料來源為何,但在下讀過的資料和您所說的恰好相反。
前往討論:油電混合(hybrid)真能達到環保及省油的目的嗎?????


maken(youzigo)

2009/05/07 17:43:58

發文

#1009474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說真的,樓主(以及一些參與討論者)對於hybrid的疑問,早就在本站以及mobile01討論過非常多次了。真的建議利用搜尋功能爬一下以前的討論串。
前往討論:油電混合(hybrid)真能達到環保及省油的目的嗎?????


maken(youzigo)

2009/05/06 23:15:00

發文

#100801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prius上面的裝的不是一般CVT變速箱,而是特別設計的E-CVT。至於E-CVT到底是什麼,如果在prius都已經在台灣上市三年以上的現在,都還對其完全沒概念的話,建議還是爬爬文,利用一下搜尋功能吸收一下「早已不新的知識」再討論不遲。

2.去年全球油價高漲時,關於新一代自動車節能技術的報導時常可見。當時就有許多人提出,雖然氫燃料電池、或者氫燃料引擎車款(此二者乃不同技術)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不會燃燒石化燃料、行車過程號稱零排污(僅排放水);但是氫並不獨立存在於自然界,因此要取得氫氣,必須從其它物質中分解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很消耗能源。另外,將氫這種極易燃的元素貯存在車上,其安全問題也令不少人存疑。

3直到目前為止,和泰並未公佈新款prius的售價。即使在國內可能最關注prius的prius club論壇,車友們對三代prius的可能售價也都僅止於「捕風捉影」的瞎猜階段;所以現階段關於定價的討論,說難聽點全都是空口說白話。
前往討論:豐田第三代 prius 即將現身台灣 ! (hybrid)


maken(youzigo)

2009/04/26 10:55:49

發文

#989220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prius用的變速箱機構是「E-CVT」,不是一般的CVT。但在prius都已經在台上市三年有餘的現在,網友還是對此完全沒概念的話,建議還是先去多瞭解一下再來「討論」,或者說「奚落」;沒的顯得自己無知。

2.就算要夾槍帶劍地諷刺toyota其它車款號稱大改、實則沿用舊款變速箱,用prius當例子也很匪夷所思。在同一車系分區不同款式的設定下,才會出現某某車款美規、日規、歐規在動力元件與傳動元件上重大差異的情形。然而prius並非這種設定,就以往而言,全球prius的油電雙動力系統和傳動機構都一樣;因此如果真要照樓上網友說的,「針對台灣情形讓prius配置4AT」,才真是天方夜譚。
前往討論:Toyota/ Lexus新款油電車8月底前全員到齊


maken(youzigo)

2009/04/25 12:51:09

發文

#98791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自從政府宣布實施油電混合動力車貨物稅減半後,國內的prius定價就從原本的119萬調降為109萬了。

至於三代prius的定價……
目前官方沒有釋出消息,網路上關於價格的討論都只是空口說白話而已。

不過據在下猜測,如果國外新款prius定價調降,但國內引進的車款配備比前代明顯豐富的話,那麼新款prius定價在國內再調降的可能性似乎是比較低的。

題外話,友站還有人滿口說三代prius一定要配備太陽能天窗才「有prius的靈魂」。殊不知加這個玩意可得提高車價十來萬元……
前往討論:Toyota/ Lexus新款油電車8月底前全員到齊


maken(youzigo)

2008/11/23 13:14:12

發文

#742430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開版樓主:

既然你是老師,理應讀過學界普獲認可的「郭爾堡道德發展階段論」。
根據此一學理,再判斷學生發生某一行為時所處的道德發展層級階段,
你應該足可判斷「在什麼場合、對怎樣的行為、對怎樣的人格」,是否應(or,適合)以體罰作為處理手段。
前往討論:各位車友大大,請再給我有關體罰的意見,謝謝


maken(youzigo)

2008/11/11 22:05:08

發文

#721924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車整體來說不錯,尤其峰值扭力出現在3200rpm,相當符合一般用車要求,不過個人覺得有兩項遺憾:

1.標榜安全性,但卻沒有剎車力道輔助系統、循跡控制系統、車身動態穩定系統可資選配。
2.配備被許多人唾棄的四前速手自排變速箱。
前往討論:標配6氣囊,Subaru Impreza 2.0/1.5


maken(youzigo)

2008/11/09 09:11:02

發文

#717117 IP 90.16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來把這兩台的重要規格與配備列出來吧。前方的資料為accord,後方為mazda6:

1 車長 4945 4735 單位:公釐
2 車寬 1845 1795
3 車高 1475 1440
4 車重 1535 1483
5 軸距 2800 2725
6 行李箱容積 500 litre 519 litre
7 輪胎尺寸 225/50/17 215/50/17
8 引擎排氣量 2354 2488 單位:毫升
9 引擎形式 直四 直四
10 壓縮比 10.5 9.7
11 最大扭力 22.7kgm/4300rpm 23kgm/4000rpm
12 最大馬力 180hp/6500rpm 170hp/6000rpm
13 變速箱 五前速手四排 五前速手自排
14 前懸吊 雙A臂 雙A臂
15 後懸吊 多連桿 多連桿
16 定速 v v
17 停車測距(雷達) 前後 v
18 keyless系統 x v
19 藍牙免持 v x
20 方向盤換檔控制 v x
21 GPS 選配 x
22 後座分離可倒 x v
23 DVD 選配 x
24 駕駛座腰靠 電動調整 v
25 中央後座出風口 v x
26 ABS v v
27 剎車力道分配系統 v v
28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 x v
29 動態穩定系統 v v
30 SRS 6 6
31 感應式自動頭燈 v x
32 IsoFix兒童安全椅安裝系統 x v
33 方向盤位置調整 v 四向
34 車外後視鏡除霧 x v

備註:「v」表示標準配備;「x」表示無此配備。資訊來源:U-Car。
前往討論:Accord 2.4 VTi-S vs Mazda 6 2.5 房車版


maken(youzigo)

2008/10/11 08:01:15

發文

#666525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lanford (藍佛) 所寫

ETC 優點:
1. 減少駕駛座車窗的開關次數,延長相關機構壽命。
2. 減少車輛完全停止與靜止再加速的次數, 延長煞車耗材壽命以及減少油耗, 降低排放量。
3. 避免拿回數票手忙腳亂的窘境。
4. 使用儲值機制, 平常不用理會。金額不足時會自動以聲音訊號提醒。
5. 減少紙張印刷,以及丟棄, 比較環保。
5. 使用人數少, 造成 ETC 車道通暢, 成為專屬高速 VIP 車道。

ETC 缺點:
1. 被破竊取可能性。
2. 電池從 ETC 開通到現在還沒有換過, 電池效能顯示還是 HI, 很奇怪。


我個人有幾點好奇:
1.未使用ETC者,駕駛座車窗故障頻率究竟比ETC使用者高多少?
2.同樣地,減少煞車消耗與油耗,實際的效益很明顯嗎?
3.我個人是不覺得取回數票會手忙腳亂啦。不過這似乎需要普查統計一下才知道。
4.E通機雖然少了紙張,但卻多了電池消耗。哪個對環境造成較大負擔,似乎不大清楚。
5.雖然ETC目前使用人數少、車流相對較順暢,但除非塞車,否則實際上過一道收費站往往快不了多少,吸引力不大。
前往討論:不裝ETC的理由---


maken(youzigo)

2008/10/11 07:50:52

發文

#666521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個人目前不傾向使用ETC。但這是個人喜好問題,我沒有真正用過ETC,周圍朋友也很少使用ETC的,因此我不清楚使用ETC的人他們的使用滿意度如何、是否推薦未安裝者嘗試。

以我來講,我不傾向裝的理由在於:

1.個人視覺主觀感受,不喜歡任何破壞整體感的部件。
2.想像中,置於近前檔處的E通機,多少會阻礙視線,造成死角。
3.要多花一筆錢裝E通機。
4.固定要多花錢更換電池(猜測)。
5.上路似乎還得先檢查儲值餘額。
6.回數票大量購買有折扣。
7.如果電池電力不慎耗盡扣款失敗,可能還多了一道後續處理的麻煩。

或許有人用得很滿意也說不定。我們這批沒用過的,其實應該聽聽使用者的聲音,如此才可以客觀瞭解。如果ETC真的很好,卻因為先入為主的偏見也不肯接受的話,那也挺可惜的不是嗎?

題外話,樓主後面幾道問題與ETC無涉,也與標題無關,容易造成討論混亂,個人認為應該避免。
前往討論:不裝ETC的理由---


maken(youzigo)

2008/10/06 09:26:06

發文

#658756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除非去做足夠樣本的調查研究,否則無法確知到底有多少人是因為樓主所謂「西瓜效應」、「人云亦云心態」而選擇相對高市佔率的車款或品牌。或許真的不少,但也可能沒有哪麼多。總之在無調查研究支持下,說出來的都只是「猜測」。

2.『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

3.即使這種效應存在,也絕非難以撼動的效應。否則,國產Ford何以從昔日之赫赫演變至今之涼涼?當年Cefiro如何創造多年的銷售常紅並且創造出國產車的繁複配備導向?

4.我相信買車是一種「綜合性」思考或評估後的結果或行為。在這綜合性評估當中,品牌或口碑當然可能是其中一項考量因素,但不見得是唯一、甚至高優先性的因素。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猜測而已。
前往討論:慣性思考之買車篇


maken(youzigo)

2008/10/06 08:34:51

發文

#658725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樓主提出比較的車款是「mondeo 2.3經典款」。

這個入門款,只有駕駛座有氣囊,助手席可是沒有的。
前往討論:corolla1.8G和Mondeo2.3經典型價差6萬 妳會拜哪一台?


maken(youzigo)

2008/10/05 23:16:05

發文

#658487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既然要拿這兩台來比,我就幫大家把兩部車的差異部分亮出來吧:

mondeo 2.3經典款列在前方,corolla 1.8G列在後方:

1.長寬高:4844*1886*1500 / 4540*1760*1465
2.軸距:2850 / 2600
3.車重:1580 / 1260
4.行李箱容積:550 / 475
5.輪胎規格:235-45-17 / 205-55-16
6.平均油號:11.2km/l / 14.5km/l
7.變速箱:六前速自排 / 四前速自排
8.定速裝置:無 / 有
9.停車測距:後方 / 前後
10. keyless系統:無 / 有
11.CD播放:有(不確定單片或多片) / 多片吸入式
12.喇叭數量:8 / 6
13.皮椅:無 / 有
14.駕駛座電動調整:無 / 六向
15.前座遮陽板:有 / 附化妝鏡及照明燈
16.駕駛座腰靠:有 / 電動調整
17.空氣粉塵過濾器:無 / 有
18.循跡控制系統:無 / 有
19.副手席氣囊:無 / 有
20.感應式自動頭燈:無 / 有
21.前霧燈:無 / 有
22.煞車力道輔助裝置:無 / 有
23.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無 / 有
24.HID:無 / 有
25.ISOFIX兒童安全椅安裝機制:無 / 有
26.天窗:無 / 有
27.定價:81.9萬 / 75.8萬
前往討論:corolla1.8G和Mondeo2.3經典型價差6萬 妳會拜哪一台?


maken(youzigo)

2008/09/28 16:42:27

發文

#646886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Honda新一代的主力混合動力車款是Insight。

如果要引進,應該也是要引進這款吧。
前往討論:台本為何不考慮Civic Hybrid


maken(youzigo)

2008/09/13 16:24:57

發文

#625043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果然車廠都會挑對自己有利的說詞。

『……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將使車輛額外增加75公斤以上的車重……』
不知道這所謂使車輛額外增加75公斤車重是怎麼算出來的。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曾經比較過:既然國內油電混合動力車的代表是prius,那我就以它為基準,列出一些國內比較常見、比較有名,同時車長與它相距約莫在20cm以下的房車數據:

prius: 4450 * 1725 *1490 (mm) @ 1325 kg

A3 2.0D sportback: 4286 * 1765 *1423 @ 1410 kg

A3 1.6 sportback: 4286 * 1765 * 1423 @ 1295kg

C200k 1.8S: 4581 * 1770 * 1447 @ 1505kg

120i: 4239 * 1748 * 1421 @ 1395 kg

120d: 4239 * 1748 * 1421 @ 1455 kg

320i: 4520 * 1817 * 1421 @ 1425 kg

320d: 4520 * 1817 * 1421 @ 1520 kg

focus 2.0: 4488 * 1840 * 1484 @ 1372 kg

focus 2.0d: 4488 * 1840 * 1484 @ 1405 kg

civic 2.0: 4540 * 1750 * 1435 @ 1305 kg

mazda3 5d: 4405 * 1755 * 1465 @ 1305kg

fortis 2.0: 4585 * 1760 * 1490 @ 1380 kg

sylphy 2.0: 4610 * 1695 * 1510 @ 1260 kg

tiida 1.8: 4395 * 1695 * 1535 @ 1199 kg

astra 1.9d: 4249 * 1753 * 1460 @ 1425 kg

307 2.0d: 4211 * 1762 * 1520 @ 1425 kg

Megane 2.0: 4209 * 1777 * 1457 @ 1265 kg

Megane 1.9d sedan: 4498 * 1777 * 1460 @ 1315 kg

Altis 1.8: 4540 * 1760 * 1465 @ 1250 kg

Golf 2.0D: 4204 * 1759 * 1485 @ 1316 kg

Jetta 2.0D: 4454 * 1781 * 1459 @ 1410 kg

S40 2.4: 4468 * 1770 * 1452 @ 1480kg

照這樣看來,與多款車體大小相近、動力輸出也相去不遠的車款相較之下,prius並不算重。甚至或許可以說是稍微偏輕一點的。

之所以如此,個人推測可能出自以下原因:
1.要拖動類似prius這種中等尺碼的車身,傳統動力車款需配置較大排氣量的引擎,但prius僅需小排氣量引擎。
2.prius的E-CVT比傳統變速箱輕盈許多。
前往討論:節能減碳 賓士也要賣油電車


maken(youzigo)

2008/07/28 19:20:59

發文

#560920 IP 90.16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感謝「小可愛」網友抬舉,也非常謝謝您的補充。有越多正確、客觀的資訊,我們才能對世界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做出比較正確的決策。

2.回覆「小魚兒」網友:
根據U-CAR 2008-07-07的報導:FCX Clarity以高壓氫燃料儲存槽滿載171公升低溫液態氫。在Honda原廠自行測試下,創造620km的最大續航力。至於其他規格數據包括車身尺碼4,835 × 1,845 × 1,470mm,車重1,635kg與160km/h安全極速。

如果您有比較清楚、或者更正確的資料,非常歡迎您提供出來。

3.前面有網友提到,有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是,等到要用到時才將氫從其它物質中分解出來。我不清楚這裡所謂「要用到時」是否意指「在行車之中」。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裡有兩個問題:(1)如果車上就具備有可以把氫從其它物質中分解出來的能量的話,直接用那些能量推用汽車行進不是更直接、更沒有能量轉換損耗嗎?(2)如果要採用這種作法,車上除了要有「氫化物」的儲存槽外,還要另外設置「提供分解氫元素的能量來源儲存槽」,這似乎挺不經濟。
前往討論:節能低公害車種評估比較


maken(youzigo)

2008/07/28 12:42:23

發文

#560571 IP 90.16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真剛好,我們這邊一討論,就看到報導說,政府當局正在研議給予油電混合動力車減稅優惠。

相關新聞出自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1+122008072800381,00.html

如果成真的話,最快明年起,油電複合動力車的車價就可以稍微親民一些了。
前往討論:節能低公害車種評估比較


maken(youzigo)

2008/07/21 16:50:52

發文

#552026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樓主拍到的並未包含所有的事故車輛。

當時警廣有說,是「兩部大客車和一部小客車」的事故。
確實往南再開沒多遠,就看到了另一輛車體也小幅受損的統聯巴士停在路肩。
該輛統聯的左邊車側上還「黏」著一片藍色的鐵皮,大概就是vios車上撞下來的吧。

大客車儘管打橫路中央,但所幸勉強還容許一輛車可以穿過,否則後方不曉得要塞成什麼德行。
前往討論:剛剛11:04分發生的車禍


maken(youzigo)

2008/07/20 10:42:03

發文

#55041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住家鄰近地區、或者工作地點、或者工作途中有加氣站,改裝LPG或者直接購買雙燃料車對節省燃料支出而言可能是個不錯的選項,不過目前加氣站不多。

中油加氣站一覽表:http://www.cpc.com.tw/big5_BD/tmtd/content/index.asp?pno=71
前往討論:Buick推出Excelle油氣雙燃料特仕車


maken(youzigo)

2008/07/13 10:45:28

發文

#543630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複合動力車國內目前上市的就我所知有Lexus LS600h, RX400h, Toyota Prius, 以及Ford Escape hybrid版。所以即使現在,也不是只有一個廠牌或集團在銷售。

另外,Honda也有hybrid車種,但沒引進。至於為何不像Toyota一般引進這類車款,我不清楚。
Benz, BMW, 也和美國廠合作研發hybrid系統;等到它們的技術成熟穩定,足可量產後,也會推出複合動力車款。
韓國廠也宣稱要在2010(年份可能有誤,但前後相差應不到兩年)推出yhbrid車款。

我們是該等到各大廠都推出這種產品後(也許屆時因為產量變大,成本也變低了),再一起提供優惠;還是先創造誘因,讓車商提早提高引進意願,讓民眾提早提高購買意願?
前往討論:prius油電混合車


maken(youzigo)

2008/07/04 19:39:16

發文

#535257 IP 90.16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感謝What網友提供消息來源。

裡面提到關於下一代prius的訊息重點有:
1.明年底特律車展揭露。(因為文中提到"Toyota also plans to unveil another hybrid besides the Prius at the Detroit show in January",因此看來似乎會在一月問世;不過,「上市」時間則未提及)
2.外觀維持現行五門輪廓,車高不變,車頭、車尾、軸距、輪距(track)小幅增加。
3.hybrid系統方面:配置雙馬達、1.6L阿金森引擎、連續可變行星齒輪排檔(continuously variable planetary-gear transmission);Toyota聲稱在動力與油號表現上都會有所進步。
4.將擁有更多舒適性配備。
5.價格預計小幅上漲。

附帶一提,我是從2008-07-03 10:00租到07-04 10:00,算是租一天啦(本來真的想租兩天的,但是看看荷包……)。

另,回覆superbowl網友:

我只有試駕一天,總里程只有300km,所以可能說不準;只能說在我試駕的300km中,不管是在國道還是在台三線還是市區,順順開我都覺得夠用(甚至有餘裕),沒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建議您到http://priusclub.tw/論壇逛逛,裡面有許多現役車主,應該比我更能提供精準的使用感受。
前往討論:prius一日試駕心得


maken(youzigo)

2008/07/04 16:40:49

發文

#535070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請教What與「很難笑」二位網友:

請問第三代prius將於2009年推出的消息可信嗎?資料來源為何?相片出自何處?
畢竟如果明年就要大改的話,還是等大改款發表以後再決定換車與否比較合適。

回覆en banc網友:
我也不知道和運為何定400km/day的上限。這條規定適用於它們的所有車款,並不僅限prius。
今天還車時,他們的人員說他們的租用車大概車齡3,4年,或者里程數達10萬公里以後就會轉售給中古車商。

附帶一提:
今天從頭份→中山高南下→台中中港交流道→中港路→忠明路→復興路一段,在高速公路上以略高於速限值的速度行駛,全程開冷氣定溫25度,開音響,平均還是100km/4.8L。
前往討論:prius一日試駕心得


maken(youzigo)

2008/07/04 07:03:36

發文

#534636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覆兩位網友:

目前prius租金一天2500元(限以信用卡付款),一天以24小時計。也就是說,您今日幾點取車,明天幾點前交還他們就可以。
里程部分,每日不得行駛超過400km;若超過,每超過一公里加收2元。另,取車與還車時的燃油存量需大致相等。

和運的prius也沒有幾台,上個月這車在新竹所,目前調到台中復興所(台中市復興路一段289號);建議有興趣的網友先以電話預約。
前往討論:prius一日試駕心得


maken(youzigo)

2008/06/22 11:03:21

發文

#521677 IP 90.16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有一件事情想請教France君:

您貼的撞擊測試圖片上,Mazda6的部分,它好像寫著「2003-08款式」,然後圖片似乎還是舊款mazda6的圖片……
會不會那網頁上所呈現的mazda6,還是業已停產的「第一代」車款?
前往討論:MAZDA6 2.0 頂級型和 ALTIS 1.8G


maken(youzigo)

2008/05/31 12:41:07

發文

#495890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再提一次:

1.目前,全世界尚無prius更換電池。加拿大有prius計程車開了40萬公里,hybrid系統從沒出包過。
2.既然電池更換率這麼低(低到目前沒人換過),為何一定要把它視為「非換不可」的耗材?引擎、變速箱也會故障,但似乎很少人把換(修)引擎、換變速箱的支出「預先」算在養車(or用車)成本內吧?
3.開prius省不省「錢」和「油」,必須視使用狀況,與比較車款而定。和lexus IS250相比,它不但省錢也省油;(註一)和Toyota Yaris比,它省的油錢要開相當里程才能填補價差;(註二)和速克達機車相比,它不僅不省錢,也不見得省油。所以,在沒有敘明比較車款前,根本無從說它省或不省。

註一:而且IS 250車室空間還比prius小。
註二:但Yaris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可遠不及prius,車室空間亦然。
前往討論:油電車省油錢?沒概念的官員


maken(youzigo)

2008/05/31 09:33:42

發文

#495799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根據Taiwan prius俱樂部(http://priusclub.tw/)的車主報導:

1.目前全世界尚無更換電池的案例。
2.在加拿大有prius計程車開到40萬公里,而hybrid系統仍正常運作。
3.prius市區和高速的油耗相近,都在20km/l以上(而且似乎都含空調運作)。
4.prius單人駕駛和高乘載的油耗表現相去不多。

要多瞭解prius,才能更正確認識prius的好與壞。「想當然爾」、或者用一般動力車款的概念推想prius,個人認為是外部效度是有問題的。
前往討論:油電車省油錢?沒概念的官員


maken(youzigo)

2008/05/11 08:58:44

發文

#474367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個人認為Ader君說的有理。如果強迫全套安全配備列為標準配備的話,那麼車價極有可能全面上揚,買車就會變成更少數人的權力,許多人--尤其是中下階層份子--就會變相被強迫去選擇摩托車。然而如首篇所述,摩托車卻是更不安全、事故死傷率更高的交通工具;那麼這樣的法令、政策、政策,豈不等於是陷許多人於更危險的載具上?如此,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訴求嗎?
前往討論:既然這些配備都這麼重要,為何不強制標配?為何還有人要買沒有這些配備的車款?


maken(youzigo)

2008/05/07 21:24:16

發文

#471462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統計八:5/7

0845-0940從頭份交流道上中山高北上,自新竹改走二高,並於木柵下匝道。
遇龜車乙部:本田。

1955-2040從木柵上二高南下,自新竹改走一高,並於頭份下匝道。
未遭遇龜車。
前往討論:高速公路「龜車」統計


maken(youzigo)

2008/04/30 20:16:18

發文

#465572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統計七:4/30

0830-0920從頭份交流道上中山高北上,自新竹改走二高,並於木柵下匝道。
遇龜車二部:三菱、現代各乙部。

1620-1720從木柵上二高南下,自新竹改走一高,並於新竹下匝道。
未遭遇龜車。
前往討論:高速公路「龜車」統計


maken(youzigo)

2008/04/27 16:23:35

發文

#462567 IP 189.22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以下內容出自曾志朗著<科學向腦看>:

『視覺空間能力的展現也是如此。小至四歲的小男生在想像物件的3D(三維)轉移時,成績就比同年齡的女生好,而且差距隨年齡增大。同樣的,男生對物件移動速度的判斷,也比女生準確很多。』(p.16)

如果曾教授舉的認知心裡學實徵結論沒有錯誤的話,最少在和開車有關的「視覺空間能力」方面,普遍而言男性會表現得比女性優秀。

然而,開車技術並不只和視覺空間能力有關,也和反應時間(RT)、肌肉操縱靈敏度等因素直接相關;因此如果考慮到那些變數的話,男女運轉技巧是否還有「先天上的不平等」,要看看有沒有其它研究了。
前往討論:開車技巧與性別無關 Indy Car女冠軍誕生


maken(youzigo)

2008/04/23 21:04:35

發文

#459401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統計六:4/23

1205-1255從頭份交流道上中山高北上,自新竹改走二高,並於木柵下匝道。
遇龜車四部:豐田乙部、現代乙部、福特二部。

1936-2021從木柵上二高南下,自新竹改走一高,並於頭份下匝道。
遇龜車三部:現代乙部、裕隆乙部、三菱乙部。
前往討論:高速公路「龜車」統計